800字写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07246/aece8bc6b14ee4b7.png)
一时激动跳入了日更800字的坑(此说法来自于“沭静”老师的《挖坑大仙》),还要持续千日,想想都头大,根本睡不着!一睁开眼就欠800字,就像出租车司机,一睁眼就欠200块,哪里还有睡意?只得迅速穿衣起床,跑起来了!
关键是出租车司机是被动的跑,我们要主动的写,从哪里下笔?怎样构思?如何写出花来?这不是拉一两个乘客就能解决的问题!唉!一言难尽!
不会写,那就学,从哪里学?
首先从简书里学。魏治祥老班长在《打坐》一文开头里写道:“我说过,不要把写文章看得太严重,写文章要像东北人唠嗑,四川人摆闲龙门阵,随便一点才好。”班长就是班长,写文章就是这么信手拈来!呜呼哀哉,吾等水平想学怎学的来?
每次坐在电脑前无不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像个孙猴子一样,恨不得拔下几根毫毛变出几只小猴子帮我写才好。哪里如班长说得这般轻松?
那不如试着像班长说得先静下心来,打坐一会,让心稳下来,想想东北人怎么唠嗑,四川人怎么摆龙门阵。翻开记忆的相册,感觉还真就那么回事:是个东北人都会讲笑话把一圈人笑趴下;每个四川人都能滔滔不绝,给你讲上个把钟头不带停的!每次都是哈哈大笑,饭了拂衣去,怎就没有细细品味,人家在讲什么?自己能不能下次也这么说,烘托气氛,哪怕给自己的写作提供一点素材也好。
“啪”!大腿都拍肿了,后悔啊,应该早点看魏老师的这篇文章!不对啊!关键是人家那时还没写!“啪”!又一巴掌,现在学也不晚啊!大腿由青变紫,又由紫变黑,不亏,我终于学到了精髓!
其次跟大师学。孩子上课的某APP,感觉老师都很有水平,自己中午锻炼时也来听。昨天讲到外国短篇小说赏析,讲到短篇小说三巨头: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老师说初一年级以上的同学都应该读过他们的作品吧?一句话让我差点从跑步机上掉下来。自己研究生都读完了,也没看过几篇三位大师的文章。家里给孩子买的书装满一整墙书架,自己却从来不看!无意中瞟见其中有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集,还是中英文对照版的。问题是只认识书名,里面写的啥一概不知!惭愧惭愧!
先听老师讲课,老师讲得好的话,回家一定要翻出大师的作品通读一遍。结果老师说莫泊桑和契诃夫的作品有点难,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讲讲欧亨利。一句话差点又让我从跑步机上摔下来,好吧,那就欧亨利,不行我也去给自己再买本说,奖励一下自己。
老师介绍完作者,选取了一篇大师的作品《二十年后》赏析,跟着老师听完第一遍,也就那样吧!
接下来老师的话让我恨不得把自己抽的在椭圆机上转圈。经过老师抽丝剥茧的讲解,我才晓得不到三千字的小说里,至少埋了十五处伏笔,每一处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每一个文字看起来都不起眼,但都在默默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连起来就成了传世佳作。这就是大师的水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07246/cb7500b5c96587d6.jpeg)
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总结:“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连起来读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会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背后的故事,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才是真正读懂了文章!
最后向生活学。
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写风、写雨、写四季的变化;写伤、写悲、写情感的流露;写真、写实、写生活的琐琐碎碎,写乐、写忧、写孩子的成长进步。哪怕是一粒尘埃,也有许多可写之处。岂不闻“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高手之作都是与生活相关的小事,能把生活的琐事写好才是真正的大师水准。以小见大,这才是文章。脱离了生活,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一味的只追求华丽的辞藻,结果只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还把自己搞得特别累。
只要写就好,幸福就像魏老哥说的,写是因为快乐才写,不能像小学生一样,每次写作文把自己折腾半死,那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写就好,说不定哪天咱也不经意间写出了大师水准呢?写长篇就像是享受一顿大餐,需要细嚼慢咽,防止肉丝塞了牙;写短篇就像是抓起一份零食,享受片刻愉悦,不必在乎修辞。人这一生,大餐要有,零食也不可或缺,简友们,你们说是不是?
我去,一不小心写了1600多字了,亏了,亏了,我能不能把这篇算两篇啊?哈哈哈哈,是不是有一堆人在向我翻白眼。开玩笑,既然跳入了这个坑,那就只能自己一锹一锹地把它填平。
简友们,那就拿起手里的铁锹,挖掘身边的新鲜的泥土,填起来吧!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深耕细作,砥砺前行。左挖右挖,总有收获,待到他日,必将感动自己到不敢动!
写,就对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07246/d7ba3763a3768ce2.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