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相丨万元户
01.
提到”万元户”,还得从七十年代末说起。当时,俺村就村西头二顺家最殷实。我和二顺小升初就是同学。他父亲年轻气盛,十里八村都惹不起,人送外号“活阎王”。
因为住在村口,父子俩又有祖传的手艺,就是晚上到地里,趁天黑下网逮兔子,第二天拿早市上卖了换钱。据说夜里手电筒一照,兔子就两眼一抹黑,捉起来特别容易。
于是,父子俩积攒了不少钱,在村里很风光,一传十十传百,全村乃至方圆几里就都知道这家有钱,但真正有多少钱只有他一家人知道。再说,我的那位那位同学二顺早早的下学闲置在家,又到了找媳妇儿的年龄,他家的确也需要这样的好名声。
02.
不久,有了政治任务,就是在各村评选“万元户”。村支书板着指头数来数去,还得算村西头二顺家最合乎条件。不过上级要求要“依靠诚实劳动发家致富”,他夜里逮兔子总不算是个正经行当吧。
支书就是支书,党员会上没等大家咋议论,他的办法就来了。把全村各家各户养的长毛兔集中到二顺家不就成了“养兔专业户”,于是,村上“两委”很快有了决议。
但是这父子俩愿意,村民嫌麻烦,就说干脆卖给他家算了,村里又动员村上几户有钱的,把手里余钱凑到一起,交给二顺家,让他们把全村的兔子买了,但要付利息。那个年代压根没钱,家家户户几乎不存钱,只是听说过存钱给利息。出于对老支书的信任,村上有工人背景的也就是所谓“一头沉”的那几户,最先开始试着把钱给二顺家了。
当时,长毛兔隔一段就可以绞毛换钱,兔毛长的快,资金回笼的也快,再说都是乡里乡邻的,人闲着也没事,见他家有活儿走过路过就去帮忙,也从不要工钱,大不了在他家吃顿饭,很快集中到二顺家的长毛兔由开始的几个铁丝笼,换成了土坯围墙、上盖塑料薄膜的大棚。白天把薄膜卷起来,兔子可以晒太阳,晚上再搭起来保暖,二顺家院里搭起了两三个这样的大棚。
那时的草料也是东一家西一家的帮忙凑,兔子几个月就下一次崽,很快二顺家就真的在村里先富起来了,村民的利息到期就给,从不拖欠,于是更多的人开始托面情往他家放钱。
03.
这时,二顺家父子体力活儿也不再亲力亲为了,时不时顾村上几个“短工”打打杂,俨然成了“老东家”,等我再见着二顺时,他已经穿上四个吊兜的军绿色的涤卡褂子,只是没有像村镇干部一样在左上侧的衣兜里插杆笔。
后来“万元户”开始评选,老支书就按二顺家现有多少只兔子,一年下多少崽,一只兔子一年下多少两重的兔毛,一两兔毛多少钱,合计到一块,他家兔子一年一共能卖多少钱,这样一估算就报上去了,很快上级批下来了,二顺家成了全乡”万元户”典型。
当时全县要表彰,各乡镇先表彰,我的那位同学二顺不仅参加了,胸前还带上大红花,坐上四轮车全乡巡展,锣鼓喧闹鼓乐奏鸣,那个风光真够派头,没几天二顺就把漂亮媳妇儿给娶到家。
04.
那时,还在高中就读的我,真是好生羡慕。可就在这个时候,父子俩有一天外出,家里突然下了暴雨,把他家那几个大棚全给冲塌了。等父子俩赶回来,除了四散跑出去的,满地是被塑料薄膜裹住跑不出去、被雨水淋死的落汤兔。
这下父子俩傻眼了,咋整呀,还欠大家伙2000多块呢,天一亮大伙儿就知道了,那不要出人命呀,思来想去,二顺父亲开口了,”我在家,你赶紧走吧!”是呀,他虽然年岁大了,虎落平阳,还有点余威,二顺必然年轻还刚娶了漂亮媳妇。于是二顺夫妇趁着雨夜收拾好行装走了。此后数年,直到“活阎王”离世都没再回来,听说是去了新疆。
第二天,村上自然是哭天喊地。一时间,十里八村走亲串户,二顺家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当然,这些民间的演说家讲起来比我写的要生动的多,他们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否则他们的表演能力一点也不比本山大叔差。
再后来,人们慢慢开始淡忘。正像是上大人孔乙己的死有他没他大家都这么过。二顺父子或许就是当初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雏形,这些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们当初也或许都会有一个类似的励志故事。
众生相丨万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