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产品经理移动产品PM产品大学

如果产品是『人』

2016-01-08  本文已影响67人  YanqingPM

如果产品是『人』,我们要赋予他什么,才能让他成为用户心中的『偶像』?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对大部分人没感觉,少部分有感觉,有感觉又分为喜欢和讨厌,如果产品是人,将产品打造到万人喜欢,就算阶段性成功。

如何让用户由路转粉?

一个产品从问世开始,需要不断的经营,不断的去问自己种子用户从哪来?来了之后如何留住他们?如何拓展新的用户?如何形成口碑,让老用户自发去宣传,所有类型的产品都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今天说说拉新,在『人』的世界里有一个更形象的词,如何让用户『由路转粉』。

我们因为一个人的特点而产生了了解他的兴趣(好奇心作祟,如Lady GaGa的奇装异服),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个优点而喜欢他,产品具有的优点越是用户在乎的,用户越会喜欢他,在了解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他的某个小缺点,产品具有的缺点越是用户不在乎的(如果用户也具有这个缺点就更好了),那这个缺点不但不会降低喜欢程度,用户反而会更喜欢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模拟一下用户的心理就会觉得合理:哦,原来他也有XX缺点,其实和我没什么两样。他们靠着『偶像和我有一样缺点』的前提,意淫出『我和偶像有一样优点』、『我和偶像一样』、『我就是那个偶像』的结论,死心塌地的支持着自己的偶像。

有多大市场?

我们只能满足需求,不能创造需求,一个产品能有多大市场,在产品出生前就已经确定,用户是否能成为产品的粉丝,要看产品的优点是否是用户所在乎的,以此引出优点优先级的概念。

优点的优先级

每个用户对『优点』定义的差别不大,但是对各个『优点』的优先级有很大的差别,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电影明星Q,他最突出的3个优点是:『外形』7分、『性格』2分、『演技』1分,我们把人群分为A、B两类,用户A的优先级是『外形』6分、『性格』3分、『演技』1分,用户B的优先级是『外形』3分、『性格』3分、『演技』4分,用户A对电影明星Q的喜欢程度是7*6+2*3+1*1=49,用户B对电影明星Q的喜欢程度是7*3+2*3+1*4=31,假设所有用户的度量尺标准一致,40分以上是喜欢,40分以下是不喜欢,那么电影明星Q的市场覆盖率就要看用户A类人群占总人数的比例有多大,用户A类人群的比例越大,电影明星Q的市场覆盖率也就越大。

贾樟柯和冯小刚有多大区别?

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多个产品可以满足需求,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如何脱颖而出?答案是靠『人』的气质。

偶像是一个载体,一个出口,一个标签

从电影的角度讲,贾樟柯不见得比冯小刚高明,但贾樟柯比冯小刚更有符号感,当多个产品都能满足需求时,符号感越强的产品,越会激发用户去使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