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的匠心
自从手机APP流行起来之后,产品经理成为了一个天天见的词语,与产品经理伴随着的是一个被不断放大的词语--"匠心"。
“城郊美墅,匠心之作”,房地非常时髦地蹭上了。独具匠心的批量生产速溶咖啡。工匠精神,某面包点的袋装点心。
老实说,我是不太懂得去评价一个事物是不是出于“匠心”,我对生活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能够是有点质感已经感觉不错。
只是觉得滥用这个词实在有点不应该,匠心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廉价的词语。
1
已经不是故事说的好就好的时代了
2014年的时候系列的新产品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我们关着会议室的大门,看着江小白,初语,这些品牌写的故事还有拟定的调性去学习和思考产品进入市场要给人的第一感觉。这是一定要做的,产品好,故事也要好。
故事说的好,往往能让一个牌子在市场竞争中带有感情优势。
但是对于现在大部分的快潮流品牌及产品来说,当你看过了生产的过程,你就明白“匠心”几乎只是一个包装而来故事,并非真实存在。
但是,对于商业,品牌故事就是一个联系用户和自身的纽带,感情必须要有,要不断不断去渲染,经营品牌必须如此。
版画印刷2
故事要有,心更要有
李宗盛在他那知名的广告片《致匠心》里说: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的。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窦文涛在他的节目《圆桌派》上说如果匠人和艺术家都把事情做到极致,都会有一种虔诚,会给他们所做的东西增加“心灵附加值”。
这样的心,会通过器物传递。他说自己的收藏家朋友鉴别好坏,到最后都不是靠科学,而是“望气”,那个“气”就是匠人在里面放入的情感、心力和虔诚。
这也许是最贴近我心里面对匠心的感受,匠心,是在快节奏中已经成为奢侈品的一种态度。
所以,做快时尚易,做精品难。两者各有优势,但是,一件事情沉着做下去真的需要匠心,那种精神,最是为我所感慨,也是最缺乏的。
这个市场的复制真是快到不得了啊,昨天一个新概念,只要有那么一点号召力,今天就满大街了。尽管如此,只有有资本的支持,我们依旧能够在这个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中捞到一点点汤肉。
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直接创造微商品牌,当在于我的观察角度,其实我觉得有那么一部分微商(也只是那部分,现在的微商已经趋于有条理了)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贴牌就用。
总会有人需要的。
3
日本真的有很多百年的企业
把企业做大和做长久真是一门艺术,前些天把《万达哲学》看完了,里面的中心思想就是制度化与标准化,没有机会给你犯错。于是就是没有经营的人看到了万达这份执行说明书,都明白怎样做,因为它说明详细自由裁量权小,所以特别适合大量复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