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个衡中家长的真实感言
01
网上有副对联,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放寒假,还有个词,叫弯道超车,说的都是假期的重要性。
假期,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统一管理,学习更多的是靠自主,自制力强的学霸和自制力差的学弱,差距更容易拉大,而学力相当的人,谁能高效利用假期,就会实现弯道超车。
衡中的假期,除去除夕和初一,作息和平时在校没有多大区别,可以说,衡中的假期是这样的:班群代替了教室,课桌摆在了家里,高度负责的老师们分工合作,仍然是群里最辛勤的领导者,而家长需要扮演的角色,是纪委。
同样是一位老师,特别能理解衡中老师的压力和不易,在此,再次真心的祝福各位老师,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同时,祝愿天下的教师,愿在新的一年,真正能实现收入不低于公务员的目标。
02
女儿放假在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喜悦。
是的,心情不能简单地说喜悦,有些复杂,这种复杂,具体表现为一种喜悦和焦虑的交织。
孩子难得回家团聚,开始的心情自然是高兴到不能自已,在回来路上就开始往孩子嘴里塞吃的了,一边塞一边说,多吃点,把掉下去的肉再给妈吃出来!
女儿收着下巴自拍,看着手机里自己的像片说,我的脸分明又大了,都快溢出手机屏了!
回到家,女儿洗个热水澡,换上自己的衣服。
晚饭不算丰盛,汤热乎乎地在桌上冒着热气。
平时女儿不爱喝汤,在学校更不会主动喝汤,回到家的第一餐,我恨不得让她变成景阳冈小饭店里的武松,连喝十八碗。
看着女儿吱吱喝汤,感觉好极了,我仿佛看到灌溉下小树苗在拔节生长。
一家人聊到很晚,因为兴奋睡不着。
具体聊些什么忘记了,只记得最后的结束语来自孩子爹,他很官方的宣布: 早点睡吧,从明天开始,一切要正常。
是的,孩子的作息要正常了,这意味着,我的作息要和平常的不一样了。
睡着之前,最重要的事是,在手机上定好闹铃。
03
五点四十五,起床时间到。
平时我自己醒的不算晚,但是起的很迟,习惯了半睡半醒的状态想点写作上的问题,混沌中最容易有灵光乍现,拯救自己现实中枯竭的文思。
然而,女儿回来了,醒既是醒,眠就是眠,绝对不能有这种半睡半醒状态了。
立即起身,喊醒女儿起来洗漱,要求她在跑步机上慢跑二公里,稍作休整,开始早读。
在女儿的激情朗读声中,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女儿读书声很大,有我大嗓门的遗传因素,我喜欢。
我觉得,朗读一定要大声,因为梦想距离现实还有些遥远,声音再大些,梦想才能听的到!
女儿很懂事,基本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但是在学习状态上,和学校相比,应该差了很多。
家里人多,老老少少出出进进难免喧闹,习惯了在安静环境中学习的女儿一时难以集中精力。 女儿有些浮躁,提出,要不,我去地下室学习吧?
地下室的温度,赶上冰柜了,怎么可以?!
我搬出了当年老妈给我讲的毛主席在大戏台底下读书的故事给女儿讲,说,戏台下面那么乱,毛主席都能静心读书,你也要培养自己的抗干扰能力,不能败给了不可预测的环境。
我这么说的时候,内心也挺矛盾的。 孩子要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一点也不过分。 可是,我也不应该因为她自己,大过年的把一家老小正常的生活都调成默剧状态吧?这样做,对别人是不是有些不公?
我能做到的,就是严格控制小儿的多动,调低老人看电视的音量,关好女儿学习房间的屋门。
04
为保证充足的睡眠,衡中的午休时间,雷打不动。
可是在家里,女儿想赖掉这段时间。 她说在家兴奋不想睡,想多看会柯南。
你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没办法让一个不困的人睡。
结果,下午的学习时间,女儿就违纪了。 我一直以为女儿在学习呢,可是当我推开房门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她已经趴在床上睡着了,脸伏在卷子上,手里还握着笔。 这孩子!怎么可以这样呢?!
我快速走进屋,一把掀起旁边的被子,轻轻盖在女儿身上。
大冷的天,睡觉怎么可以不盖被子?
你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可是,你也没办法让一个困了的人不打盹啊。
我承认,在这点上,自己完全无法抗拒自己的亲妈属性,你问我娱乐重要还是睡眠重要,我说睡眠重要,你问我学习重要还是睡眠重要,我还是选睡眠重要。
哪个当妈的不希望孩子能美美的睡一觉?
同时,作为假期的纪律委员,我也做出深刻反思,痛下决心,明天的午休时间,再也不允许她看电视,一定要象在学校一样,到点就要求她躺到床上去。
05
女儿不在家,我们家的晚饭时间比较晚,女儿在家,晚饭时间必须提前,因为饭后,女儿要进行作业的订正、反思和积累,而家长,负责拍照和上传。
晚上的班群,总是格外忙碌。 作业上传,学生提问,老师对一天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明天的任务进行部署,此时此刻,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身处四面八方,却又如同聚坐在一起,毫无交流沟通的距离和障碍感。
本着活到老学到的精神,我曾试着做了一套女儿的语文题。 最大的感触是,阅读量和理解深度都大大增加了,我觉得在这套题面前,自己简直成了半瞎半文盲———眼睛看不清纸上的字,内容也不太能读懂。
我这个油腻的中年妇女,尽管保留着学习的一颗童心,但是不得不在岁月面前认输,尽管你可以活到老学到老,可当黄金的学习时间过去了,学习会变得事倍功半。
衡中的孩子,在学习能力最强的年龄,遇到最好的学习平台,最棒的老师,何其幸运。
06
有人说,家有衡中娃,春节过得都没年味了。
确实,年味淡了。 能推掉的社交活动基本都推掉了,大部分的事情都安排在孩子开学后了,电话里和亲戚朋友一再解释,孩子开学了,我就放假了.....再加上今年全市禁炮,没有辞旧迎新的鞭炮齐鸣,年,就这样悄悄的过了。
然而,春节年年有,高考只有一次。 孰重孰轻,你可以自己选择,选择了安逸,就不要选择卓越;选择了苟且,就请放弃远方;选择了从众,就去随波逐流。
就像《摔跤吧,爸爸》中爸爸跟女儿说的那样,奖牌又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你得悉心去培育它,用你的爱心,你的努力,你的热情。
成功者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段拼劲全力认真做事的时光,你现在做的每件事,都在影响你的未来。
衡中的孩子,十之八九是考二代,而高考,也许是孩子这一生中,最后一次不用看脸,不用看出身,不用看贫富的竞争,不拼劲全力,会后悔终身。
愿雨中奔跑的孩子,能跨越高考的彩虹桥,抵达卓越,抵达下一站的春风十里,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