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改造我们的学习》
经典永远是经典,任时光匆匆流去,任世事沧海桑田,它就在那里静静地凝视着,像山一样永恒,像阳光一样光芒万丈,只要你走进它的怀抱,徜徉在它的世界。重温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仍能从中受益匪浅,汲取思想的智慧,洗涤世俗的尘土。
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主席说因为我们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还存在很大的缺点。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的氛围不浓,对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凭主观热情,想当然一知半解地发号施令,对材料的掌握是零碎的,不是系统的,没有周密的计划与组织。学习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是留声机,是理论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态度和作用,这种作风造成谬种流传,误人不浅。“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哗众取宠。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读着主席的谆谆教诲,对照我们的现实状况,我们教育领域里的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大多是肤浅的贫乏的,大多是头脑一热,脱离社会实际想当然地发号施令。司马迁一篇千古名篇《屈原列传》,教师参考书上说是两课时,可两课时连基本的字词都讲不完。我们的编者把高中生当成中文系的高才生,要认真阅读探讨研究长篇巨著《红楼梦》,把单篇课文没弄懂就要群文阅读,东一堆资料,西一摊参考,就是没有立足文本自身,就是不了解高中生的语文课应该少而精,折腾基层的老师,折腾未成形的少年,还振振有词,还侃侃而谈,一说就是一二三四一河滩的理由,就是不结合客观现实,就是不有的放矢。所谓的学习任务群杂乱无序,初中学古诗赏析画面,人物,情感,字词,高中依旧再来一次。没有循序渐进,没有螺旋上升,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往墙上刷漆,没有层次,没有区分度。基层的老师不会教了,学生不会学了。那些所谓的教材专家还喋喋不休地讲着:教师应该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应该怎样学。理论脱离实际,不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而是凭主观热情,想当然地进行教改,这不是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又是什么呢?也真可以讲,谬论流传,误人子弟,害人不浅。
但愿那些脱离客观现实的专家们能自己多读几遍《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改造自己的学习,让教材编写系统化,而不是小学是小学,初中不管小学又重热一遍剩饭,高中又胡乱回炉煮一遍。让教学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实际,让理论结合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