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换个读书姿势
文/依璐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传奇,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有些本质的东西从未改变。
稻盛和夫曾说:“在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就出现了转机。”
这让我想到了,有一种认知叫做元认知,这是一个心理学名词,由美国心理学家J.H.弗拉维尔提出,即对认知的认知。
这种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本身的再感知、再记忆、再思维就称为元认知,即
感知 → 再感知
记忆 → 再记忆
思维 → 再思维
元认知主要包括对于元认知的知识、体验、监控等成分。
当你对自己有所察觉时,你才能发现,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自己的感受与逻辑思维是怎样的。
因为,在做一件事时,我们往往会跟从自己的第一感受与第一反应,去做接下来的动作。
而不是考虑太多东西后,或是根据自己缜密的逻辑推理再去做,因为我们大多数没有经过刻意的训练,从而导致即使我们顺从第一感觉做了这件事,我们也不会感到奇怪。
如此这样想来,很多问题,就变得清晰多了。
2019,换个读书姿势比如,如果一个人问你多久没有看过一本书了?
你的第一反应会是,想最近看书是在什么时候,紧接着,你会产生愧疚感,会觉得时间虚度,再接着,你会想马上找一本书来看看,但是,当你拿到一本书时,一般的书就有几百页,马上,你又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从而又将它束之高阁。
整个过程看起来,似乎,顺其自然,毫无违和之感,因为这是你会发生的一系列行为,也是大多数人产生的行为。但是,问题,就出在这毫无违和感之中。
你可能会一脸惊讶的说声:“What,你开什么玩笑?”
2019,换个读书姿势没错,我们来倒推一遍,再倒推之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
1.我为什么会产生焦虑与羞愧感?
2.我为什么要读书?
3.我必须要把这本书读完吗?
4.我必须要从第1页开始看这本书吗?
5.如果读完这本书,我会收获什么?我想收获什么?
6.读书这件事有意义吗?
……
当然,问题不仅局限于这几个,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回答完上面几个问题,这时,你再想一想,在你下决定读书之前,是否进行了有关的思考。如果没有,那么显然,你是在根据自己的第一反应走,你不知道为何做这件事,不知道做这件事的意义。
那么,你就很容易盲从,我们倒着来捋一遍,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想得到一些有用的知识(休闲娱乐时除外),那从读书中得到知识的最高效的方法是什么?是缺哪补哪,而不是像吃人参果一样,一口吞。浏览目录,在目录中查找问题,就是最快速最方便的方式。
对,这就是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从你想要的结果来倒推自己开始的行为,这样你的行为就会有方向性与目的性,从而更加高效。
那么,get到了这条技能,你可以试着拿一本书来试验一下,在看书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从目录开始。
这时,对你来说,看书的姿势,看书的条条框框就被打破了,随心所欲,而不是中规中矩。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也一直在强调惯性思维,比如,我们从小学习书本,就是从第一课开始学,我们看电影也是从开头开始看,因为,我们被教这样做,周围人也都是这样做,我们自己常年以往也是这样做,当然不会认为这有丝毫不对。
2019,换个读书姿势惯性思维无所不在,因为,你无从察觉。所以,当你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模式,自己的思考方式的时候,你就会发生大的改变,你就不会再由自己的潜意识来操控自己的行为。
因为,每个人,终会觉醒,而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运,是强者的谦词,弱者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