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爱教育孩子身上的音乐细胞音乐教育

器乐学习适宜的开始时间

2020-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阳光礼乐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为人父母总想把最美好的东西留给孩子。音乐就被认为是这最美好的化身,父母都想创造条件去给予,让孩子的一生与美好做伴。但却会为了从何时开始而困惑。早了,担心孩子年龄太小,坐不住;生硬管教,又担心因为限制了孩子反倒过早失去了兴趣。晚了,有害怕与后面接踵而来的文化课补习撞车,时间顾不过来。怎么选择合适的开始时间呢?

我们先从理论上了解一下孩子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从孩子心里发展的角度看孩子获取相应知识能力最迅速的时间阶段。

幼儿敏感期

我这里参照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法关于幼儿敏感期的参照表格。这个意大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并且是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这些双重的身份,让多年来蒙氏教育理论会有更多的信服力。

与我们学习器乐息息相关的几种能力我们集中看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我们先看看听觉的发展。可以参照第一行感觉敏感期来看,感觉主要指的孩子对听觉触觉视觉的基本反应,也就是早期声光电的刺激反应。你看,听觉永远是第一位的。从0岁开始就能辨别妈妈的声音,所以听觉早在孕期就已经开始建立了。听觉应该成为孩子最早启动与重视的敏感期。再来看,后面第八行音乐的敏感期与前面第一行感觉整合完全相符,说明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伴随孩子感统体验,学龄前的2-5岁是发展敏感期。由此看出,聆听,欣赏可以早在孕期就开始了。后面有意识的欣赏也是越早越好。

音乐同时也是表演艺术,用肢体动作,口眼脑手协调来指挥和驾驭器乐发出想要的声音,这就需要发现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器乐演奏,主要伴随着精细动作的发展与协调。很显然,2-5岁是敏感期。这里需要注意,每个孩子发展的具体情况并不一致,有的孩子口眼协调很快,手上来得会慢一些;有的孩子动作麻利,言语表达会稍显不完备。随着后期发展会逐步统一,所以可以根据孩子个体情况,需要各方面有基本的协调后再进入,孩子会感觉不吃力。最晚5-6岁趋于平衡。

专注力与学习规则感的建立,是任何科目学好必备的行为能力。2-3岁可以开始有意识训练。这个和形成作息规律一样,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它非常重要,会影响孩子今后各个方面的学习质量。我们可以从定点聆听开始 ,早起听音乐,睡前听故事,慢慢加入阅读,锻炼等等。为今后的定点学习做准备。我常常会发现,器乐学得好的孩子,文化课也不差,就是因为规则和习惯的影响。

当然,学习器乐是个系统的训练,当然还需要参照阅读、语言发展的敏感期等等,我们在这里只捡重要的分析。

明确了以上孩子音乐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会帮助我们选择器乐学习开始的时间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还需要考虑到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体差异,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的影响。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谓专家和权威只能给我们一个大概的引导方向,千万不能对照书本生搬硬套,以免自己焦虑孩子痛苦。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因此,除了聆听可以尽可能早开始,真正器乐开始上手,除了参照上面的理论分析,还可以参照以下的情形:

1、孩子主动提出要求时。妈妈,我想学钢琴,我们班的某某都学了,或者我们幼儿园老师弹琴很好听。我们会听到孩子有这种需求,一定要重视。尤其是孩子反复提出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想法。给予他们尝试和体验的机会,不要总想着孩子就只是三分钟热度,兴趣和爱好都是从热度中来。我的经验,主动提出要求的孩子,往往都学得不差。因为起码,主动要求了,说明他们对音乐已经产生了兴趣,都需要予以重视。但是,因为孩子看到的器乐有限,关于器乐学习的最终选择,还可以通过多一些的体验去明确。(这个话题下回讨论)因为有些乐器开始是有局限的,像管乐牙齿是否长全,吉他,手臂是否够长,弦乐音准是否良好都有要求。

2、孩子喜欢主动哼唱歌曲,乐于各种形式的模仿时。(主要看家里的表现)孩子爱唱爱跳,在家里的表现最真实的反应出他们的特点。根据音乐情绪会有不同反应,喜欢根据音乐的节奏摇摆,歌唱等。这种情形说明了孩子对音乐有兴趣有能力。可以开始体验选择。

3、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秩序习惯时,可以开始同时进行音乐能力习惯的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往往伴随着安全感而建立。生活规律伴随着生理规律,生活习惯伴随着学习习惯。当你习惯于每天晚饭有音乐欣赏时,突然么有了,孩子会质疑。当孩子习惯于晚饭后开始阅读时光,并且能专注坚持10分钟以上时。可以开始增加器乐学习,建立器乐学习能力习惯。就是一个一个能力习惯逐步增加,一个建立好了时间固定了,再加入另一个开始培养。别担心孩子器乐学习坚持不了一小时。孩子学龄前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就是最多十几分钟。但是启蒙阶段的器乐学习,往往伴随着老师课堂环节的调控,一个环节不会时间太长,节奏、音高、弹奏、视唱的训练会有效结合贯穿。如果哪节课一个环节折腾超过半小时,那就要质疑老师的能力了。很显然这种教学是不适合孩子的。所谓专业的教学,一是看老师的专业基本功,二是看老师对该年龄阶段孩子的心里的驾驭能力。

4、需要给孩子定向补短时。学习什么项目有时是为了扬长,有时也是为了补短。比如,孩子好动静不下来,就像给孩子一个训练注意力的机会。通过学习器乐,每天坚持一会,不仅训练了技能也训练了耐性。有的孩子性格太内向,想通过器乐学习有一个表现能力的提升。都是可以的。

在这里需要插一句,曾经有个孩子家长来学琴就是想让好动的孩子静下来,嫌他太闹腾了,坐不住。甚至去儿童医院检查孩子是否是多动症,医生一句话就回复他,看电视安静不?能安静半小时?那没毛病回去吧。找一个他感兴趣的事,每天坚持一会,一点一点来调整。

5、希望给孩子终身伴侣时。有时我们选择学习器乐并不非要发展特长,只是想给孩子一个情绪的寄托,情绪的出口,空闲时的娱乐。那随时可以开始。但这里往往要注意,是终身,而不是随时结束,找到了就需要真心去付出,去体验过程。玩一玩的态度,基本长不了,也不会受益。

     

6、培养和建立一种品质时。学习器乐因为它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这是个苦差,更多的需要课外的训练,而且课上总要经历老师的各种精益求精的挑刺,可以说是在纠错中成长。所以,学器乐的孩子会练就比别人更加强大的内心,和承受压力的勇气。如果您想通过学习器乐作为培养良好品质的时候,那什么时候都不晚。

每一次选择都是理性的

综上所述,123条,根据孩子正常发育情况,尽量学龄前。既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敏感期,又是品质形成的黄金期,还是课业负担相对比较轻的时间。456条,是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补充的参考条件,只要想做,任何时间都不晚,任何理由都成立,任何借口都只能是借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