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的风景给谁看——闲聊写作(13)
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景物描写。你有没有想过,作者笔下的景物是写给谁看的?你也许会说,当然是写给读者看的。这个回答,对,也不对。一篇散文,一部小说,写出来就是给读者看,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所有的描写,首先都是写给作品中的人物看的。有经验的作者会把你勾“进去”,让你与主人公一道,用主人公的眼睛,耳朵,鼻子,皮肤去“看”世界。与主人公共情,有时候是与作者共情,你才会感同身受,你所看到的文字(景物)才是活的,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味道,有火辣辣的太阳抑或凉飕飕的风。
文章的开头,切入要快,要有悬念,有粘性。不是特别需要,千万别随意写景。
有朋友明明是写人物,开篇便是一大段景物,蓝天,白云,绿树,鲜花,形容词用了一大堆,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没感觉”。那些景物就像照相馆的布景,很假,是死的。最奇怪的是看不出景色与作者的关系,似乎作者只是例行公事地把天啊地啊花啊草啊罗列出来,堆砌在那儿。他的写景是盲目的,要不就是为了写给读者看,以此证明自己的“功力”。然后,读者翻篇了,跑掉了。人家到处旅游,啥景没见过!
还见过一篇文章,明明要写家乡的名小吃肥肠粉,蓝烘糕和春卷,一起笔就是景: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入川必到九寨沟。我想问他,这些景色好吃吗,跟小吃有关吗?你不写守着烘糕摊子抽鼻子、流口水,咂嘴抿舌,不写冒节子肥肠入口那种滋润、那种滑嫩、那种Q弹、那种油而不腻,不写春卷的芥末呛得人眼泪汪汪、清鼻涕长流,读者怎么可能跟着流口水。看了半天风景,肚子都看瘪了,也没看到小吃在哪里。你不弄那些花架子要死人啊!
再就是掉书袋。写眼前之景,老是“想起”若干古诗,“想起”名家篇章,于是大段引用,显得很有学问。四川话管这个叫“麻人家不懂”。麻谁?麻外行。结果去掉引用的部分,文章成了空架子,啥都没有。
为了写景,不少人会在范文中寻章摘句,而且最感兴趣的往往就是优美的景物描写。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句子和段落一旦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就像鲜花离开了土壤,顿时就枯萎了。把那些句子和段落移植到别的文章里,原有的美感立即荡然无存。
那土壤是什么?是情。是作者倾注在景物里的感情。情景、情景,没有情,何来景?
面对同样的风景,不同的人感受完全不同。下雨了,而且之前是久旱无雨,逛街的城里人和乡下的农民感受会一样吗?如果你写农民,雨的声音,雨的疏密,雨点子打在身上的感觉,淋着雨满世界疯跑,大张着嘴去接雨水,怎么写都不过分。写逛街的人呢,讨厌,好容易出一趟门却下起雨来了,偏偏忘了带伞!这雨,啥时候停呀?写不同的人,营造的氛围也不同,读者“进入”这个规定的场景,感受到的是人物的心境。
游子衣锦还乡,见到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会倍感亲切。随他一起回乡的女友,有可能感到特别新鲜、爱屋及乌,也可能觉得“原来如此”,还可能对穷乡僻壤心生厌恶。二者眼前的风景,均带有各自的“情”。景物描写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的心情或者处境。
再看古人。春花秋月美不美?美。但是亡国之君李煜劈头便是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唤起的是愁,是恨。愁到什么程度,愁到“一江春水向东流”,没完没了地流。这是景物描写的反衬。
那么,你笔下的风景,是不是恰到好处地传递了你或者你笔下人物的“情”?
你笔下的风景,会不会把读者吸引进去,与你“共情”?
省点笔墨,别写多余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