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育己无戒21天日更挑战营亲子教育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不停?我们要怎么办?

2017-07-23  本文已影响53人  小雨读书写作

By 小雨读书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耍赖、哭闹。是要迁就他?还是责骂他?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不停?我们要怎么办?

误区一:一味迁就

孩子站在玩具前一直不走,甚至要买几个,这种情况。迁就他?他就会要求更多,他会因为哭闹是有用的。这就是一个暗示、一个反馈。我哭闹,爸爸妈妈妥协了,很好用,建立了一个坏习惯的回路。

误区二:不理不睬

一些宝爸宝妈们采取的策略是不理不睬。孩子的哭闹是需要被重视,渴望被尊重。那如果采取不理不睬的策略。会产生的后果很严重,由于缺少反馈,孩子分不清什么是对错,更由于没有得到回应,形成了安全感的缺乏。

误区三:大声呵斥

这种做法是最不可取的方式,一方面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哭闹的更凶了;一方面自己生气,甚至产生踢猫效应。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由生气的一个行为,可能导致一系统连锁的负面反应。

一、了解需求

有时候小孩子不一定是真的想哭,她的哭只是一种工具,一时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那要看是要物质的,还是要情感的。

物资类的主要是想要好玩的小汽车、好吃的冰淇淋、还是好喝的饮料。

也有可能是情感类的,比如大人一直玩手机,孩子想父母陪自己玩。比如遇到了小问题,父母却一直没有回应。

知道了他的需求,才好有解决的措施。

二、物质类的策略:提前约定

事先和孩子约定好,如果去超市,以玩具为例,每次只能选一样玩具,而且价格不能超过多少钱。如果看好两样,自己选择,或是下次来再买其他的,一次只能一样。孩子一般都会遵守承诺,也会做选择。这样一是培养了孩子的选择能力,一是告诉孩子承诺的重要性。但关键是父母一定要坚持,说到做到,尤其在刚开始实行约定时,更要坚持约定,否则,承诺不兑现,以后更难办。

三、情感类的策略:情感引导

孩子为什么会以哭闹,最主要原因是她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感情。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采用情感引导法。通过情感引导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大量的情感类的词汇,这样,他才能够学会跟你用成人的方式来沟通。

1.给孩子播下一个种子。

2.不断地观察和判断孩子。

3.聆听。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简单的说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法来表达。

愿我们都能够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为高情商的孩子。

无戒21天日更训练营第19天。日更二组。

如果您喜欢请在文末左下角点喜欢。

如果不认同欢迎和我讨论,感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