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散文随笔专题投稿散文

上班摸鱼,是弱者的武器?

2022-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行有容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博士生同学转发了关于摸鱼的研究,并配文:不过是弱者的武器罢了。我很惊愕。

当下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还有人专门研究呢?不仅如此,研究中对摸鱼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包括摸鱼动机、发展历程等等,在结构上是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甚至在文献综述的时候写“国外关于摸鱼的研究由来已久”,一时之间哭笑不得。

二是惊讶于老同学的态度,可谓是明朗坚定。更多的时候,摸鱼只是身边朋友们工作时开小差的调侃,包括但不限于上厕所、玩游戏、发呆等。我很少思考摸鱼这件事的正义性,被他这么一说,这个问题好像是值得深思的。

但是我同时想到,为什么老板或者店主不需要摸鱼这样的手段呢?抖音里三天出摊两天休息的小摊老板,反而会被大家视为率真可爱,久而久之甚至成了一些人的营销手段和刻意打造的人设。同样,带着大家公费吃喝、公然摸鱼的老板,那简直是偶像般的存在。

工人和资本家的区别,可能是在于是否签订了契约。工作合同就是一种契约,我们因为得到了工资,所以理应在工作时间内停止摸鱼。这是一种解释。但是我们合同中约定的,是出售时间还是做出成果呢?对于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可能是后者。谷歌这些公司都不能严格地规定上班时长,还可以带宠物上班,办公室也能按照自己觉得舒适的样子去布置,公司很少干涉。

而在我国,摸鱼显然有更丰富的含义。大家对上班时间的理解主要是和办公地点这个场域结合起来的,在这个时间内摸到就是赚到。而至于能力和成果,也不是不看,但是在中国“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之类的文化熏陶下,确实比西方的结果导向更为隐晦。近年来社会加速发展,在加班文化、996等热词的衬托下,摸鱼和躺平、摆烂一样,似乎是一种逃离和反叛的手段。

我的博士生同学发出这种感慨也并不奇怪。在象牙塔里呆了多年的他,还没有经历工作和社会的毒打。研究做累了就出去吃喝玩乐,这只能视为劳逸结合,而不是“大摸特摸”。他也没有想到,如果可以,谁又愿意当弱者呢?摸鱼的“快乐”背后一定也有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愧疚,换句话说,摸得也并没有想象中得那么快乐。

模仿“我有一个梦想”体的结尾,我想说:我有一个梦想,人人都不必以摸鱼为名义,可以干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做完了就下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