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思念-读穆旦夫人序言有泪
说实话,那晚读完穆旦夫人周与良给《穆旦诗文集》写的序“永恒的思念”,我是流了泪的。越是朴实无华的语言,越是硬邦邦地将一个中国才子的悲催命运袒露在我们面前。这位中国现代诗歌的拓路者,著名翻译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含冤去世时年仅59周岁。
穆旦的夫人周与良195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植物学博士,回国后一直在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任教。他和穆旦认识于1946年的清华园,于1949年在佛罗里达洲的一个小城成婚。婚后他们就回国工作了。但是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是腥风血雨。
永恒的思念-读穆旦夫人序言有泪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是著名武打小说家金庸(查良镛)的族兄。他在1942年到43年间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是一位战士。他翻译出版了《文学原理》、《波尔塔瓦》、《青铜骑士》等,是一位翻译家。更为可贵的是,他创作了大量的现代诗,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是一位现代诗人。任何写作现代诗歌历史的著作都不可以绕过穆旦。但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中华之子,却在1955年肃反运动中成为肃反对象,1958年法院判决认定为“历史反革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家中家具被砸烂,沙发布被剪刀剪开,满屋贴着“砸烂反革命分子###狗头”。1968年,穆旦家中住房被抢占,家具、被褥和日用品被扔掷在露天下,全家被扫地出门。他的四个孩子无人照顾。
永恒的思念-读穆旦夫人序言有泪1981年穆旦被平反,1985年5月28日,骨灰安葬在北京万安公墓,墓碑上写着:“诗人穆旦之墓”。虽然穆旦被平反洗冤,译诗和诗集都已出版,可是,诗人穆旦却永远告别了时间。带着屈辱、带着愧疚、带着惶恐与不安,与世长辞。
在海外成婚,有着优渥的家庭,拥有美国博士学位的穆旦夫人,因为穆旦,也在中国大陆陪着穆旦过完了凄惨的大半辈子。2002年5月1日病逝于美国。这篇序朴实、简练、流畅,将他们的相识、相恋和成婚安家经过娓娓道来。对穆旦的爱慕、理解、心痛浸润于字里行间。周与良博士的序言没有过多的修饰语言,读来平实,却令人隐隐作痛,悲从中来。
令国人发狂、释放人类全部的恶的文化大革命,绝对是人类不堪回首的一幕。每每看到那些社会精英,抱着报效祖国毅然归国工作最后却落得凄惨结局的人物故事,总是难以抑制地感到悲痛。文革不可再来,悲剧不能重演。
永恒的思念-读穆旦夫人序言有泪最后请让我引用穆旦在1937年11月所写的一首现代诗结尾:
野兽
黑夜里叫出了野性的呼喊,
是谁,谁噬咬它受了创伤?
在坚实的肉里那些深深的
血的沟渠,血的沟渠,灌溉了
翻白的花,在青铜样的皮上!
是多大的奇迹,从紫色的血泊中
它抖身,它站立,它跃起,
风在鞭挞它痛楚的喘息。
然而,那是一团猛烈的火焰,
是对死亡蕴积的野性的凶残,
在狂暴的原野和荆棘的山谷里,
像一阵怒涛绞着无边的海浪,
它拧起全身的力。
在黑暗中,随着一声凄厉的号叫,
它是以如星的锐利的眼睛,
射出那可怕的复仇的光芒。
193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