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乡土故事散文

家乡,一个逃离了就再也很难回去的地方

2017-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942dbb0bf3ae

回家正好赶上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结婚,她问我什么时候也结婚呢,说完这句话又笑着说了句,在她的印象中我还在读书,高中或者大学,没想到这么快就毕业了,但是她还是没有办法用一个看大人的眼光来看我。

其实,这个姐姐也就比我大了一岁而已。

好像在家乡所有认识我的人的印象中我都还很小,只是在上高中或者大一,是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可能很多在外面漂了很多年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外面受到挫折的时候已经绝望和麻木到根本哭不出来,但是一旦火车驶入家乡,你看到了你上学的时候必经的街道,你看到了路边的早餐摊,你听到每个人都操着方言寒暄,你看到你的父母和朋友都在出站口迎接你。

就好像你只是出门旅游了一趟,现在又要重新回到他们身边一样。

你的眼泪和笑容都会让你猝不及防。

你会发现家乡把你还原成了一个小孩子,它真正帮你实现了“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心愿。

不管你为什么离开,离开多久,它都会帮你一点点卸下漂泊在外的一身防备,让你想起你年少时候的样子。

其实,我以前一点都不喜欢我的家乡,因为这里贫穷、落后,而我心太野,梦太大,觉得这里根本撑不下我的梦想。

可是等到上了大学,一年又一年的真正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是如此的依恋这里。

毕业的这个三个月,我瘦了将近二十斤,不止是因为工作忙,还有就是胃一直不好,没有胃口吃饭。有一段时间胃难受的厉害,吃了很多药,每天变着口味的吃东西,但是依然不爱吃饭。

可是一回家,好像所有的病都好了,在外面漂泊的时候的疲惫和不快乐,一下全部消失了,一下子变得能吃能睡,安全感十足。

这种感觉,没有很长时间离开过家乡的人是完全不明白的。

这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带来的感觉被我矫情的定义为爱,在这里我们爱的不仅仅只是一片土地,而是所有和我们有关的街道,陪伴我们长大的风景。但又是因为太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了,往往又会让我们产生出厌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其实并不喜欢自己的家乡,却不能容忍别人抨击它,为什么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拼命逃离家乡,老了却想要落叶归根。

没有爱与归属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倘若一个人没有“属于”任何一个地方,甚至有一天发现自己没有一个想要“回去”的地方,那真是一件让人感觉到恐怖的事情。

我一般很少与人谈起我的家乡的事情的,在我看来,家乡就意味着过去,它就像是一个场景,用来盛放我们之前几十年的人生。哪怕我们过去的经历原本乏善可陈,但因为有了一个特定的布景,也会变得丰满和生动很多。

所以莫言的故事发生在山东,贾平凹的故事发生在陕西,池莉的故事发生在武汉——关于家乡,他们总会有最娴熟的笔触,和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

如果一个人愿意把他的家乡分享给你,往往也意味着他愿意把他的整个过去都拿给你看。

我有个哥哥,因为和家里人不和十六岁的时候就赌气离开了家乡,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前几天告诉我,年少时候的一意孤行原本以为不管到哪里都可以随处安家,但是二十几年过去了,到头来却是故乡已是他乡,他乡未成故乡。即使现在父母已经被他接到自己身边,但总是觉得现在的这个家和小时候的那个家相比,缺了点什么。

家乡,真的是可以融入一个人的骨血。

我们都长大了,离家的路也变得越来越长了。大学四年,放长假我一般都不回家的,因为车费太贵,为了省钱一个人窝在宿舍,一待就是七天,想着等毕业以后挣了钱,就可以随时回家了,却没有想过毕业以后能回家的机会就更少了。无休止的加班,短暂的假期,各种各样的无法改变的原因让我们一年很难回一次家乡。

不是不想回,而更多的是无奈。

家乡,真的是一个一旦逃离再很难回去的地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