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活‖《生活与教育》啃读ing
继续啃读第3章“教育要有实验精神”第25~28节。这几个节里,我归纳出“融”和“活”两个关键字。
一,融
第25节中,大先生说教育就像八宝饭,这个“八宝饭”的说法非常形象,正好明天就是腊八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喝八宝粥,这八宝饭其实就是八宝粥,要用红芸豆、花生米、黑米、燕麦米、红小豆、糯米、黄豆和大米等食材浸泡,吸足水分、文火慢炖之后,香糯可口、营养丰富的八宝粥就能新鲜出锅。
教育类似于熬八宝饭——不仅成人要教小孩,小孩也能教成人;不仅成人可以教成人,小孩也可以教小孩。
朱永新教授解读说,成人和孩子完全可以互为先生与学生,如今这时代已经是知识“反哺”的时候了,要善于向学生学习,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这不就是韩愈在《师说》里边所说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么?
二,活
既要融合,还要有活力。
大先生说“教育不能等同于赶考”,说教育完全等于读书,一味读书几乎等同于赶考。
朱永新解读说我们应该扔掉这种赶考心态,因为一味的读书就忽略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取消了体育,音乐、美术等培养综合素养的窗口,最终牺牲了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岂不悲哉!
更悲的还在后面,不少父母也成为了这种畸形教育观的帮凶,也一味的推波助澜。怪不得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
紧接着,大先生说不能“读书死”,那种以考试第一、成绩第一和牺牲健康为要义的读书理念,就是把书读死了。
真正的读书应当看淡考试,还孩子们健康,让孩子们汲取更多的养分来滋养其心灵、润泽其生命,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意识和方法。
在第28节中,大先生说不做“书呆子”和“田呆子”。这样的“呆子”只劳心、不劳力,只读书、不做工、不生产。
比如“书呆子”是怎么“修炼”来的?做老师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拿书读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田呆子”呢?就是那些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的人。
真正的有活力的、灵活的教育应该教劳心者劳力,教读书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教做工的人读书。
这才是国民的教育,生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