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C919,飞向蓝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3379/45cd7875bc3c8958.png)
午间,一口气读完了报告文学《C919,飞向蓝天》。作者陈新,是我前段刚去过的四川南充人,擅写重大题材,比如《嫦娥揽月》《蛟龙逐梦》,分别写我国的探月、探海工程。这部作品,写的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诞生。
读报告文学,往往会被详实的材料细节感动。比如这部作品中,就至少有以下几个地方令我有所触动:
一是我国在飞机诞生之初,其实是领跑世界的,无论是飞机设计、制造等哪一方面。这点似乎出人意料。书中介绍了两位我国的航空先驱,以为是我熟悉的冯如,历史课本曾提到过;另一位是王助,我不太了解。冯如是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这三个职业,估计只有第一个现在还存在,后两个只会出现于早期。大家知道,美国的莱特兄弟试飞了人类第一架飞机,时间是1903年。而冯如在6年后的1909年,就试飞成功了自己的飞机。王助则在1919年成功试制了第一架水上飞机。
二是我国曾经的国产大飞机项目运-10,从1975年设计完成到1985年黯然停飞,刚好10年,令人扼腕叹息。
三是C919的含义深刻。
C含义有三:是China 的首字母,代表中国;是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还寓意与空客Airbus和波音Boeing形成ABC三足鼎立的格局。
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持久耐用。
“19”代表该机最大载客量190座。
C919的完整寓意便是“中国一款持久耐用的190座民用客机”。
作品中还雄辩地告诉我们:C919是货真价实的国产飞机,是中国完全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现代大型客机。其理由也有三:研发团队,中国的;产权归属,中国;研发的关键环节完成者,中国。
果然是理不辨不明。
当然,作品激发读者豪情之余,也冷静地告诉我们,中国的大飞机之路还有很多难关要攻克,特别是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现在是由美国CFM国际公司制造的。
用一句老话总结整部作品的感受,就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3379/72bed8ac2d917a4d.png)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