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的误区和一些感想
生活中只要有计划的事情,都是要经历两次创造,一次是头脑内的创造,一次是体力也就是实践的创造。
特别是从事IT行业,这方面的感受就更明显。
头脑内没有想清楚就开始下手,会让自己难于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然而现实中事情总是有例外的,有时候等一切都想清楚了再开始实施,会发现许多天都不会有结果,而且等想清楚了再做会很容易变成一个拖延的借口。
在我的自己实践下来,一定要自己有个大体的目标后,就开始动手做,千万不要等一切都想得清清楚楚再做。
那可以这样理解这个事情,大脑存储和想象能力是有限的,当目标的体量超过容量后,还存储在大脑中,结果只会让自己崩溃。关于这一点,可以用电脑来打比喻。
电脑的内存和显存是有限的,在内存中存储的东西越多、在显存中要渲染的内容越精细,电脑负荷就越重,机器整体性能就下降得越快。在负荷超载后,机器发热严重,顿卡厉害,直至机器瘫痪。
这时应该做的事情是,根据存储容量和渲染能力来调整策略,分块存储,分帧渲染,每次有了结果就存储到硬盘,清空内存和显存以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人脑也一样,要是不切合实际的规划内容,妄想着要把所有内容都想清楚再输出,导致的结果多数是没有输出或者输出的内容有严重的逻辑矛盾。
说起这一点,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被记录在吴敬链的回忆录里的故事。
在文革期间,有一个经济学家被关牛棚许多年,在被关期间没有创作环境,就只能在脑海中思考,在心中打腹搞。
他脑力惊人,就光在脑海推演,就想清楚了整个商品流通价值的关键含义,并设计了一套新的政治经济学来解释这种价值。
在几年后,他被平反时,身体早已不行了,躺在病床上的他请求经济研究派人来记录他脑海中存储的新理论。
经济研究院特别的重视,就派了高规格的团队录音记录和抢救性的梳理他这套新理论。
一开始几天都很顺利,一星期不得就陷入僵局,他的理论里有着一个重大的逻辑漏洞,就算刚接触经济学的记录员也能意识到这个漏洞的巨大。
挣扎了几天,他一没想出好的解决办法,记录团队撤回,不久后他也带走不甘离开了人世。
许多时候,当自己想着先想清楚了再做时,我都用这个故事来提醒自己,提醒自己要实践,要记录,让自己明白凝固的思维比流动的思想更能发现其中的荒谬。
以终为始要的是目标设立,而其中要在脑海中进行第一次创造是为了响应目标和原则的吻合,不是说真的把整个设计图都呈现到了脑海后再动手绘制和实践,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