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年龄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五十岁的年纪,新退休的阶段,需要面对和适应的场景还真的很多。
首先,需要面对职业生涯场景的改变。
退休或者临近退休前,无论你曾经多么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曾经掌握多少资源,身居什么样的要位,人脉是如何的丰富,做事情能怎么样的拿结果,退休后,这些场景你都得及时的调整和面对。当你办理了退休手续,即便原单位仍然重视你的价值,延续返聘了你,你也得重新做自我定位。
在其位,谋其政。
责任和义务一定是随着在职在岗而延续的,但是权利和资源,却会大不相同,我们得提前有心理准备。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我曾将想在*条实名注册一个账号,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些公益普及,注册前期都很顺利,但是到了实名认证阶段,需要上传社保缴纳证明时,我便被限制住了,因为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同时,社保就已经报停减员了,所以我根本无法提供社保缴纳证明,即便我再有满腔热情,也不得不遵守平台规则而放弃初衷。
这样的场景会数不胜数,并且,还会不断有新的场景出现,以此来随时提醒我们,社会身份的转变,影响的不仅仅是养老和医疗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资源的减少与匮乏。
我们得坦然以对。
这种时候,我们不能再以“老夫聊发少年狂”去承接一些不现实的任务和指标了,我们已经身不由己,力不从心了。
其次,还需要面对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身体方面,尤其是女同志,随着绝经期或者围绝经期的到来,身体会发生很多明显的变化。
比如,睡眠质量变差。年轻时,偶尔熬个夜,追个剧,基本第二天补个觉就能恢复。但是现在,你再熬个夜试试?真实的场景是,如果我们打乱了生活规律,错过了最佳的睡眠时间,我们就极可能会彻夜难眠了。在辗转反侧中熬到天明,第二天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不难想象吧?我的亲身体会是:如果熬了夜,除了头晕脑胀,更多的是全身无力,这种状态往往会持续两到三天,才能慢慢缓解。
即便我们十分注重这些变化,不去刻意熬夜,但是睡眠质量变差仍然是不可抗拒。明明睡眠时间已经七八个小时,按照常理,完全能够满血复活。但是,我们却仍然会精神萎靡,做事情效率低下,究其根源,就是我们睡眠时间内深度睡眠的比例太低,并且,如果再加上多梦,就会令第二天的状态更加变差。
我个人的经验是,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讳疾忌医,要积极地向医生和药师寻求帮助。也是很偶然的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我尝试着自我药疗,效果立竿见影,睡眠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整个人身心状态都得到了空前的疗愈。
所以,在我们处于人生关键阶段时,该正视的年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唯有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也才能得到最好的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