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能死啊?能!
高考分数一出来,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学霸呀,满分啊,喜报啊,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啊!其实,高考从开始就制造着这样的一种紧张的氛围。
最早那会儿是考上了大学怎么样?考不上的怎么样?那时考上了就摘了农民的草帽子,就脱离了农业劳动。考不上的呢,就要一直种地,风吹日晒雨淋,看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比较造就了很多勤奋的孩子。
后来是考上了好的大学怎么样?考上了差的大学怎么样?考上了好的大学,就等于找到了好的工作,有一份不菲的收入。考上了不好的大学,就混个文凭而已工作就不一定有着落了啦。这种让较让更多的人奋进拼博。
现在更多的人是在说好的专业怎么样?不好的专业怎么样?其实专业的好坏真的是因人而异的。做一件不适合的工作,即使有高的收入,可能也会痛苦。做一份在别人看来不好的行业,也许有人会乐在其中。这种比较让人们更加关照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什么?
从古至今好像人们就脱离不了一个比,总是在比来比去。但是,这种比真的有意义吗?有!不比不行吗?不比能死啊?能!
比较带给人这么多的不舒服,这么多的焦虑,无奈,那为什么人们一直热衷于比较呢?
可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的动力,没有进步就面临被淘汰出局,就是死呗。人类在最原始的状态,就要比谁跑得快,跑得快就能够兽口逃生。之后人们还要比谁拥有的食物更多,就有的食物多就能够长期生存下去。再之后还要比谁拥有的食物有营养,还要比谁拥有更多的财富。拥有的更多,意味着更有把优良基因传下去的可能性。再之后要比谁拥有更多的智慧,人人吃喝不愁,但是有智慧的人创造遗传更好的基因,获得更多的认可,过得自由幸福。
所以,虽然比较有时候让人不舒服甚至反感,但是如果没有比较没有竞争,那世界将会停滞。所以不要掩盖比较,从小就让孩子适应比较。也许过早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会让人觉得悲哀,但是早面对现实能早准备应对方法。总好过长大以后才知道,那时候也许就很难接受了。于是许多人选择自己出局。
当然允许比较也不要仅就一个方面作比较,要学会比较不同的方面。某一个方面自己有不足,某一个方面也许自己有特长。所以不要怕比较,不要回避比较。
如果不早学会比较,接受比较,真的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