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是法律更重要
不久之前,柴静的《穹顶之下》把治理雾霾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而治理雾霾是法律更重要还是道德更重要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而今天我方认为,治理雾霾法律更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5337371/91c539d3e4e88890.png)
分析事物的重要性,无外乎对比事情的开始,过程和结尾。那么我们就先来说说治理雾霾的开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治理雾霾也是如此。要想治理雾霾,我们首先就要确定什么是雾,什么霾,什么是雾霾。面对着一点道德是很无力的,在我们中华5000年文明的道德中,没有一点告诉我们 什么是雾霾,我们只能通过主观的自我感受,感受到“今天空气不好”,“今天能见度不行”,但是今天到底雾霾了没?今天是雾还是霾,还是其他污染,就一定要通过法律法规规定才能定义。比如《南京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就规定AQI(全市空气质量指数)指数300以上视为雾霾天。我们不难发现,在治理雾霾的开始,去判定雾霾的方面法律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看完治理雾霾的开始,我们来看过程。在道德中,我们通常只知道污染环境是不对的。
可是从治理的这个层面,最重要的是哪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我们却不知道,比如虽然我们都知道工厂排放超标的废气是不对的,可是我们能不能外出烧烤呢?道德中没说,我们逢年过节能不能放烟火呢?道德中也没用说,对于治理雾霾来说,泛泛的一句“污染环境是不对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做到点对点的精细化规定,这就体现法律的更重要了。以新疆为例,为了保护环境,新疆就作出了清明节前后的祭扫活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法律的形式定义了治理雾霾的具体行为方式,同样的例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也有同样的体现,例如第二十四条规定,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第二十七条 规定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相应的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锅炉,不得造、销售或者进口。如此例 举不胜举。我们不难发现,在治理的过程中,法律相对于道德,更加精细,更加有效,更加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5337371/84bbb329d094b1c1.png)
最后我们来看治理雾霾如何保持阶段法律和道德那个更重要。我们都知道保持是治理污染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虽然在道德中,有“保持环境整洁”这样的概念,但是怎么保持,谁来保持,保持成什么样,道德层面没写,现在没说未来也不知道。而且,标准的不统一,就会直接导致“我说我干净,你说我不干净”,这样相互扯皮的阶段,而也只有法律和法律背后的国家强制力能够保证我们治理的结果能够长久。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就治理雾霾来说,无论从治理的开始,过程和结束,法律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方认为,理雾霾法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