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打孩子,妈妈(爸爸)站在哪个位置,会让孩子感觉到妈妈

2020-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尘心细语

王爱玲中原焦点团队第696天分享(2020.7.8)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挨打受气,估计是免不了的。谁没有挨过父母的巴掌拳头呢?我们挨打受气长大的孩子,做了父母后反而为难了:  孩子到底能不能打?一方实在忍不住要打孩子,另一半该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当然是不能打孩子。但是,父母也不是修仙得道的神仙,偶尔有情绪波动,也会回到打孩子的老路子上。

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如果一方打了,你作为孩子妈妈(爸爸),有三个选项:站在老公的后面支持老公、现在老公和孩子的中间拉开或者不让老公打批评老公、现在孩子的这边保护孩子。三个位置,你会如何选择呢?

有的家长会说,打不打,站什么位置,要看孩子犯了什么错。这是对的。孩子犯错要弄清楚是最为重要的。不过,打孩子能了解事情的经过吗?能让孩子明白错误的严重性吗?能弥补犯错造成的损失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打不打孩子,好像跟解决问题没有太大的关系。估计最大的作用是父母的愤怒情绪得到了宣泄吧。

赶紧回到话题上,咱们讨论父母的位置之前,有一个条件,就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且对孩子认识错误有帮助。

好,有了这个条件,我们分别看看当一方(先假设是爸爸)打孩子时,另一方(假设是妈妈)站在不同的位置做不同的反应,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方位一: 站在爸爸身后或者站在爸爸旁边。

妈妈站在爸爸身后的位置,让孩子得到什么信息呢?——爸爸打我,妈妈是支持的,或者说是默许的,不会出来救我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内心可能是什么感受呢?失落?无助?绝望?如果有委屈的话,看看妈妈的态度,是都也会产生有冤无处去诉说的愤怒,进而自暴自弃呢?

我曾经咨询过一个孩子,因为爸爸脾气不好,动辄打骂他。我问“妈妈呢?”孩子眼神流露出一丝恨意。喃喃自语“妈妈也管不了!”接着告诉我,有次姥姥在他家,爸爸把他拉到屋子里打,姥姥推开门看了看,一声不响关起门离开了。

我问“听你这么说,我真的好心疼你。真想出现在那里,拉开爸爸打你的拳手。”

孩子听了我的话,眼泪“哗哗”的流。

“你当时心里什么感受?”

“打吧,打死算了。反正也没人爱我。”孩子流着泪说。

我的另一个来访者,他因为厌学逃学,没少挨爸爸的打。当我问他妈妈的态度时,他说他更恨妈妈。因为爸爸打他时妈妈会在旁边说他的种种不是,爸爸越打越来气。

当一方发脾气控住不了自己的“暴行”时,作为父母的另一方,千万不要坐视不管,或者火上浇油。让孩子感觉到无助和绝望。孩子带着这样的感受,他还会反思错在哪里吗?他会想要好好改正吗?不会,他会想我该怎么做,能够逃避惩罚,甚至会有报复心理。

方位二: 爸爸打孩子,妈妈站在中间拦着。

妈妈这样的做法传递给孩子什么信息呢?——我犯错了,妈妈会替我担着,会让我免于惩罚。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内心的感受可能是得意的,无所谓的。或者是疑惑的,猜疑的,讨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觉得妈妈反对爸爸的做法,我只要讨好妈妈,就能免于惩罚。妈妈本意是不想让孩子承受皮肉之苦,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成了孩子逃避错误的机会。也特别不利于孩子的反思和问题的处理。让孩子养成钻空子的习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孩子继续犯错,老公抱怨爱人溺爱孩子的两难境地。

咨询中遇到一些孩子,他们很多是在妈妈的庇护下,不但没有改掉原来的毛病,问题还越来越严重。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他知道有人会“保护”他。

方位三:  当爸爸的拳头落下来时,妈妈充当坚定的保护者。

方位二和方位三不同之处在于,方位二站在中间,既替孩子说话,又指责爸爸的不是;方位三中的妈妈,是坚定地告诉爸爸:,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打孩子不解决问题。就是既看到孩子的错误是不对的需要调改变的,也看到老公生气的原因和打孩子想要表达的意义——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妈妈 这样的做法,给到孩子的信息是:我可以保护你,但我不认同你犯的错。咱们可以坐下来看看问题该怎么解决。孩子的想法会是什么呢?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我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说,感觉到自己错了,有改正的机会,他愿意选择坐下来跟父母探讨,一起找到如何避免不再犯错的方法。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是爸爸或者妈妈,遇到类似的情况,如何解决?您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也特别听到不同的声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