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反思——毕业之后究竟何去何从
-1-
额错咧,额一开始就错咧,额如果不自作主张的选择读医科大学,额就不会来福建实习,额不来福建实习我也不会沦落到介个生活习惯有巨大差异的伤心的地方……
每天我自己做饭的时候我都在思考: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我当时脑子里到底是那根筋搭错了?我要留在疾控中心工作吗?我会一直留在这里吗?编制,到底是个多重要的东西?没有它我会活得很累吗?有它我又能有多轻松呢?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我,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好郁闷,好纠结,每天一上班就开始难受,下班就开始惆怅。
长此以往,我会不会得抑郁症。
-2-
疾控中心又来了六个实习生,四女二男。我和另外三个女孩子住在同一间宿舍,宿舍很脏,打扫结束之后四个人累的腰酸背痛。
她们都要考研,所以平时在疾控中心也是在阅览室里自己看书。室友都还是非常好相处的,但心里总是觉得空空的很难受。
我给在贵阳的上学的同学发了简历,让他们帮我留意一下贵阳的招聘。
发完消息之后,我自己都觉得我自己真是很不可理喻。我想要的工作是什么?钱多,有发展前途,离家近。
我不怕加班我也不需要周末,我希望我能挣很多钱,我希望我十年之后能成为非常厉害的人。但是,这些我想要的东西,疾控中心的工作都给不了我。但是,疾控中心的工作能给我另外的一些东西。稳定,轻松,工作不求人,硬气。
从骨子里来说,我其实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不自信的人待人接物的时候往往会有两个极端,一是唯唯诺诺,从来都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极度傲娇,就算别人说太阳东升西落都想反驳。
而我,刚好属于第二种,极度傲娇。
一直以来,我总是在想办法也在不断的锻炼自己不卑不亢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可惜,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每次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不是太过谦卑就是太过霸气逼人。时不时的自己静下心来想想,觉得对自己还是有点失望。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百万富翁最能看清别人的嘴脸。因为无论旁人是否能从百万富翁哪里获得什么,人的奴性总是不由自主驱使着人们的对百万富翁卑躬屈膝。
我仍旧希望我能不卑不亢的与人交往,如果实在做不到的话,我宁抗不卑。
-3-
班级里面签了工作的同学说疾控中心再过几年就要取消编制了,所以现在能入编的就尽量入编。
我看完这条消息之后心里其实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一方面,取消编制,疾控中心合同工的工资定会有所提高,但带编人员的工资势必仍旧会高过合同工。大家干的活儿一样,工资照样不平等。
另一方面,如果过几年新人入职便没有带编不带编这一说的话,那么再过十年,是否大家的编制是否都会充公呢?
十年之后,我将会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即使我不结婚不生孩子,仍旧只养活我自己一个人,十年里在疾控中心所做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能提升我的竞争力吗?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十年之后我要靠什么来维持生存和竞争力。
我是一个典型的A型人格的人,日常杞人忧天担心自己没办法发家致富不能大富大贵。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有用吗?要是没用,我怎样才能停止这些胡思乱想。
-4-
前几天和一个学长聊天的时候不经意就聊到了就业,无意之中,我忍不住感叹了一句:生活好艰难呀。
学长隔了一会儿回了我一句,他说:其实,吃饱饭没那么难的。
是呀,吃饱饭没那么难的。
来福建之后,由于吃不惯当地的菜,所以我开始每天自己做饭。我突然发现,自己煮饭生存成本真的超级低呀。
一个人吃饭,每天十块钱的菜就已经足够了。我可以放很多辣椒,我可以炒自己喜欢的菜,我可以一个人过自己的小日子。
其实,我应该满足的。
有些得不到的东西,如果自己可以释怀,那说不定也会高兴不少呢。
我在想,如果承认自己是个平庸的人,承认自己一辈子就没什么出息是不是生活就会变得好一点,或者,心情能变得好一点。
-5-
到目前为止,我仍旧不能确定到底是我自己错了还是这个和我并不兼容的环境错了。
也许是因为我见到的东西太少了,人生阅历有限,所以我总是生活在半是自我幻想的世界里。
周五准备请假去第三方检验公司参观一下,在这之前,究竟谁对谁错,就先不着急下结论吧。
加油呀,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