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面子、编制——《人世间》第18—20集
周家知道郝省长一家要来,放弃了来之不易的全家福机会,打扫迎接 ,甚至连厕所都想到了。
但生活总是充满了挫折,郝省长突发哮喘病,不能去周家了。
但周母虽然心急如焚,却依然记挂着这件事情,让黄秘书拿着礼物去周家代表他们看望一下。没想到黄秘书错拿了周家送来的礼物又送回给了周家。
郝冬梅很难堪,虽然周秉义已经在路上充分分析清楚,讲得很透彻了,但她回去还是忍不住向母亲发了脾气。
郝母这才发现周家的礼物送错了,明白女儿的心情,主动提出要请报社的摄影师来给周家拍照补偿。但女儿不领情,母女俩大吵了一架。
这里对跨越阶层之间的误解描述到了极致,站在母女俩人两方面思考,其实谁都没有错。
在位者手握权力,要考虑影响,要合理运用手中的权力。
百姓们想的是,在位者的权力也是人民给的,你们有了权力,反而跟普通阶层脱离开来。高位者看不起低位者,即使联姻,也要找门当户对的。
女儿代表普通阶层跟代表高层的母亲有了这么一次直截了当的,撕破脸的对话。最终以母亲打在女儿脸上的一句响亮的耳光结束。
权威还是在高层级的手中。
大年初一,周家全家出门拜年,周父带领着一大家子像个骄傲的将军。大儿子和二女儿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北大的大学生,婚姻又令人艳羡,一个是高攀了省长的女儿,一个是著名诗人,才子佳人组合。唯有三儿子,酱油厂的普通工人,娶了带着娃的小寡妇,可以用一无是处来形容。郑娟拉着周秉昆的手抚慰着,但是无济于事。
能为父母挣面子的子女是有出息的子女,但真正能帮到家里的却是那个最没出息的。周秉昆可以不在意这些年为家里的付出,但他不能不在乎他在父亲心里的地位。
无论是周秉昆和周秉义打架,还是周秉昆与周父在车站大吵一架,根源都在这里。
不会读书的孩子虽然是来报恩的,但父母也需要那些为他们挣面子的孩子。
周秉昆没考上大学确实也怨不得任何人,是他自己的问题。只是他应该看到自己的优点,不是一味地自卑。
初三,六君子在乔春燕家聚会,乔春燕提拔为区妇联副主任,住上了楼房。吴倩大吐苦水,引发一场小风波。
国庆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这辈子需要结交的朋友,最好法院能有人,再有认识像是龚伟则那样的警察,还有周蓉那样有文化的人,如果能再有一个医院的院长就更好了,能结识一个万元户更好了。
这是所有人梦想中的理想生活啊,普通人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也侧面说出了普通人生活中的各种难处。
下面聊一下周秉义,此人情商极高,擅长察言观色,想必将来必成大器。
初二那天郝省长在家接见各路来拜年的人,大家都是心怀鬼胎,各有所求。周秉义非常配合岳母,巧妙地打了配合。
他对冬梅是真心实意,即使冬梅不能生育,他对自己的父亲都隐瞒了真相,把不能生孩子的原因归在自己头上。
他知道父亲因为礼物那件事,自己又语气不对,让父亲有了隔阂。在与父亲的一番深谈之后,完成了父权的一次交接。虽然隔阂不再,但父子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生命的传承与交接,盛衰的交替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这种演变才带来了人类文明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周秉义与郝省长夫妻那边,他凭着自己的真诚与真心,睿智与高情商,最终博得了郝省长的满意,倾情传授了许多为官之道。只可惜,郝省长很快就离世了。
周秉昆终于遇到了自己的机遇,当年那个纪念周总理的文章发表之后,周秉昆承担了所有责任。他谎称不认识冯化成,也保下了金土地杂志的主编邵先生。
如今邵先生要搞饭店,他看中了讲义气又脑瓜子灵活的周秉昆。唯一的缺点是没有编制。但周秉昆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毫无生机的酱油厂,全心全意搞起了饭店的生意。
事实证明,周秉昆确实有经商头脑,他现在的收入甚至超过了父亲和大哥加在一起的收入。
但他仍然没法给父亲一个交代,两父子都牵挂着对方,都期望和解,但却都没能迈出这一步。
编制问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是社会热点。多少人为了编制绞尽脑汁跑断腿。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不论任何时代,编制都是香饽饽,谁不想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