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念念不忘的那个人
2013年国庆节,我第一次来上海。当时还在读大三,好友在上海实习,我也就想趁此机会看看大城市的模样。因老师调课,国庆假从7天变成11天,于是就把10月1号的票改签成9月28日的,硬座,15个小时坐到上海。年轻(qiong)嘛,没关系的,当时对上海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站过来都没什么问题。
我上车的时候,我们那两排位置还只有A,我的位置挨着他,他靠窗,我在中间。我们俩也没有打招呼,各自安静地坐了一分钟身边才慢慢有人来。有两个义乌的老板,一个无名大叔,一个无名阿姨抱着一个孩子。
年纪相当又坐在一起的缘故,被周围的人误以为是情侣关系,但我们俩又一直没有交流,其他人也不免有些奇怪。义乌的两个老板跟我们讲话的时候总是用“你们”这个称呼,你们去哪里?你们怎么样......都是我在回答,A一直低头看着手机。他可能懒得理会,而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如果被误会成是情侣关系的话还稍微安心一点。当然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是这种想法。
到萍乡境内,A吸烟去了。过了半个小时没有回来,无名阿姨问我A去哪里了,我说不知道。其中一个义乌老板坏笑着说:“男朋友出去吸烟了,这么久,你不去管管他?”我笑了笑,移到靠窗的位置上,看着外面,其实天已经黑了,什么都看不见,只是不想再理会陌生人的搭话。
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A回来了。他示意我继续坐在靠窗位置,自己则坐在我的位置上。基于此种交情,我们才开始聊天。我知道了他是河北人,爸爸在北京还是河北哪里工作,应该是公务员,妈妈在上海开餐馆,可能是饺子馆,同城不同校,原本跟我同一年级,但高考复读了现在是我学弟。聊嗨了后他开玩笑让我给他介绍女朋友,我也开玩笑说现在的女孩子都不喜欢小学弟。对面的大叔可能被我们吵得睡不着,或者一直趴着听我们聊天,抬起头眯着眼睛说:“不喜欢学弟,喜欢大叔”,然后指了指他自己。
他问我:“你不睡觉么?”当时已经晚上十二点了。我说我没有坐车睡觉的习惯,睡不着,他说他也是。我们又胡乱聊了一会,我就感觉困了,趴在小桌板上,不一会儿就睡了。大概睡了一个小时,醒来嗓子疼,自己喃喃说了句嗓子疼,他说你喝点水。你看,喝点水多么好用啊,在哪里都能用上,但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梗,喝了口水又接着睡了。我都后悔自己要说那句没有坐车睡觉的习惯,坐这么长时间的车我还是困的。
再醒来已经是早上六点钟了,周围的人都已经醒了,他坐在旁边依旧在玩手机,不知道他有没有睡觉。我去卫生间洗了把脸,简单得漱了一下口,准备回来吃点早餐。其实我也没带什么适合当早餐的东西,只有给好友带的一大包辣条,她在上海半年多,想起老家的辣条都流口水了。见我撕开辣条包装,A阻止了我:“早上空腹不要吃这么刺激的东西,对胃不好,你吃点面包吧。”然后从他书包里掏出两个面包,分了一个给我。当时的我不爱吃面包,但那个面包我吃得很欢,也觉得很好吃,大概就是异地他乡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吧,很感动。
中午12点,列车才驶进上海南站,我在前面走出车厢,乡巴佬进城不能怂,好友还没到,我得自己出去找个地方等着。A从后面追上来,说:“一起走吧!有人接吗?”“有,不过他们还没到。”我说。
出站到南广场,我问他要不要先走,他说:“我陪你等一会。”
“可是他们才刚出门,到这边还要很久,他们在浦东新区那边。”
“没关系的,我陪你吧。”我没有再拒绝,约是等了一个小时,结果这一个小时我们俩谁也没问对方的名字以及联系方式。
在上海的几天里,我时常在想会不会还会碰到他,在外滩,在南京西路,在复旦大学甚至在金山城市沙滩,我都希望再遇见他,至少要说一声谢谢。但是没有。
到了4号,凌晨我突然很想回学校了,于是早上偷偷爬起来,蹑手蹑脚地收拾好行李,轻轻地跟还在睡梦里的朋友说了一声就走了。那天八点多我就到了上海南站,改签了原来6号的票,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多。很巧的是我在候车大厅又碰见了跟我同一天来上海的那个无名阿姨,她也刚好回去,看样子是跟我一班车,于是我又期待着能再碰上A。坐了好几个小时,把带的那本《撒哈拉沙漠》都看完了,一边看书,一边时不时抬头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没有A。检票前不久,我起身泡了桶面,急急忙忙吃了几口就开始检票了。
回程的车厢到了义乌之后就变得特别空,我在的那节车厢一共就剩四个人。那么多座位,想怎么睡就怎么睡。车厢里有个大叔,应该是上海人,逢人就讲他是去怀化找人的,他好吃好喝供着他女朋友,不让她干活,自己上班累得半死,结果下班回家发现女朋友跑了。此后大家都安静地睡了,再无别的趣闻轶事。
早上六点多到站,我想我可能不会再见到他了,结果却在出站的楼梯上遇见了。他在对面的楼梯上,还没有看到我,而我一下不知道该如何打招呼,紧张又害羞,只好自顾自往前走,心里在默念希望他会看到我。我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希望遇到别人说一声谢谢,真的遇到了却又如此。果然他看到我了,追了上来,说:“好巧啊!”是啊,好巧啊。
随后一起吃了早餐,他说送我去公交车站,我想在等车的时候一定要鼓起勇气要一个联系方式。可惜的是,我们才刚走到公交车站,我要乘的那路公交车就来了,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上了车,这一次,依旧不知道对方姓甚名啥,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
再后来毕业了,我来上海工作了,刚来的时候,在上海的每一个地方,我都在想会不会再遇见他,可是就算遇见,我们大概也已经互不认识了。青春可能就是有这些遗憾会让人觉得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