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买不来亲情,红楼梦中,贾兰是一场教育的悲剧,值得我们警示
这个世界上最遗憾的事情之一,莫过于父母不用通过考试,便能上岗执业。

一、最缺爱的孩子,却是贾府最出色的后人
贾兰是缺爱的。
他是贾珠的遗腹子。贾珠是贾府玉字辈最出色的后人,他的死,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不能辈提及的痛,于是连带着贾兰,也被众人有意无意地遗忘。

元宵节是团聚的节日,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边猜灯谜,甚至连亲戚家的宝钗湘云都在,其乐融融。
可谁也没有注意到,贾兰并没有到场。
后来还是贾政看着贾母宠爱宝玉,想起了自己也有个孙子,才注意到贾兰并没有来。
他问:“怎么不见兰哥?”此话一出,众人才发觉原来贾兰不在。

这个“才”字,显然贾兰不在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只有这一次被贾政发现了而已。
李纨赶紧回答,说:“因为没人去叫他,所以他不肯来。”
听了这话,众人顿时笑称他“天生的牛心古怪”,哪里有自家人宴会还需要人去请的呢?

可真的有人将他当成自家人吗?
孩子的心思本就比大人还要细腻敏感,贾兰早年丧父,自然敏感多思,可众人有意无意为了自己心病而忽视他,于他而言,便是将他当成了外人啊。
既然是外人,为什么不需要请呢?
他也许是在害怕,这群人并不欢迎他,所以他干脆不出场了。
他也许是在试探,以小孩子发脾气一般的闹别扭,想要引起众人的注意。
这些心思,不是“牛心古怪”便能解释了去的。

他是贾府最不受重视的嫡系子孙,却是最出色的后人。
他在贾府败落以后,不仅科举高中,还成了大官,让自己的母亲李纨成了诰命夫人。
自贾府文字辈开始,真正通过科举上位的,只有贾敬一个,偏生他还不好好做官,一味的求仙问药。至于其他文字辈的官,要么是袭来的,要么是皇帝赏的,要么就是买来的。
默默无闻的贾兰,最终一鸣惊人,成了贾家最后的希望。
但这希望,贾府没有福分承受。

二、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前八十回里,贾兰第一次出场,便是在宝玉大闹学堂那一回。
当时的贾菌药上前打抱不平,被贾兰一把拦住,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当时的贾兰,正值青春年少,亲叔叔与人打架,他没有热血,有的,只有旁观者的平淡。

李纨具有封建时期女性所有的美德,同样的,也有她自己的缺点。
她与世无争,只顾着奉子读书,也养成了贾兰漠然的性格。
后来的贾兰,身居高位,却对贾府其他人见死不救,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贾府的人真的对贾兰不好吗?

作者曾借着王熙凤的口,说出了李纨的富裕。
一个月10两的月钱,比凤姐儿还要多两倍。
贾母和王夫人又心疼她守寡养孩子,担心不够用,特地又添了10两。
20两银子的月钱,是贾母和王夫人的规格。
此外,贾母还又分园子又分地给她,只为了让她去收取租子贴补生活。
到了年终分年例,李纨每一次都是上上分。一年算下来,四五百两银子是肯定有的。
而李纨处连带着仆人丫头,也不过十来个人,花费甚少。
可见,金钱上,贾府从来不曾亏待过李纨母子。

后来贾府败落,唯有李纨母子依然滋润,可见其确实攒下了不少的银子,也早做了许多的安排。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贾兰的官,最后应该也没有当很久。
他的性格淡漠,随了母亲,后来又常常跟着贾环一处,想必当了官也不会好好做,只想着继续往上爬,贪得无厌,最终乐极生悲。

三、教育的悲哀,值得每个人警醒
李纨的曲词里说:“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她一辈子最大的心愿便是贾兰争气,可却没有福分去享这一份福气。
青春丧偶,众人怜她疼她,可她却认定了自己的弱者身份,认为一切都是应当。
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严格管束自己儿子的言行,不允许他有丝毫的差错。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曲词里的暗示,李纨为了养老殚精竭虑,却没有积攒一些儿孙的福气。后八十回里,她对巧姐的见死不救,也注定了贾兰性格上的悲剧。
“昏惨惨黄泉路近”,她一生的悲剧,不仅仅是命运的捉弄,更是她自己种下的因果。

至于贾兰,这是一场教育的悲哀。
他的父亲,是贾府玉字辈最杰出的后人,而他,继承了父亲的天赋。
这个孩子,原本可以成为贾府中兴的希望。
可这个希望,因为众人无意识地忽视,母亲教育方法的错误,最终沦为镜中水花。

金钱买不来亲情。
这件事,若是贾母王夫人再明白一些,这个缺爱的孩子,也不会在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因果轮回之下,谁也逃不掉宿命。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