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主播的日子1.0

2020-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雨商城钱岗

今年大年初七我就上班了,整栋写字楼里感觉就只有我一个人,空荡荡的。

我想,今年应该会非常难熬,如果只是做战术层面的努力,可能无法应对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必须在各方面都做出战略层面的改变,也许才能活下去。思来想去,各种比较优势都罗列出来,最后,我决定all in video。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几年都坚持写专栏,我不敢说我擅长讲故事,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我是相对不怵的,很多时候我在写专栏文章的时候,我脑子里都有一个三维画面或者场景,这时我发现就算我再努力,我也没办法把这个场景用文字描述出来,这既是我的能力问题,也是文字这种表达方式的问题。

另外就是我这几年坚持写文章,算算也几百篇了,非常惭愧的是,一遍10万+都没有,虽然我告诉自己,很多10万+的文章我自己也不是特别看得上,但是既然我坚持做一件事情,我总需要一个衡量自己努力成果的标准,有更多人喜欢看肯定是我所期望的。但是这几年下来我有一个可能不太准确但是我越来越认可的结论:文字内容看的人越来越少了(当然这个结论里肯定有我自己水平不够写不出受欢迎文章之后自我麻痹的成分)。

不要抬杠,看的人少了不意味着没人看了。但是用户的时间总数是恒定的,如果有更多的形式抢占了他的注意力,那么分配给其他事物的注意力相应就减少了。毫无疑问,视频内容天然具有抢占更多用户注意力的优势。人的生理结构就更容易浏览动态信息,并且动态内容的信息浓度也高得多。

最重要的是,我对写字这个事情没有执念,我压根不认为写字这个事情有什么神圣感,我认为我就是市侩的“信息商人”或者“故事商人”,商人是一种什么物种呢?就是用户在哪里自己就去哪里贩卖商品的人。

我如果做纸媒,我根本不会感慨纸媒死掉,我做互联网,我也不会感伤PC互联网被互动互联网取代,我写文字写专栏,也仅仅只是我不会做视频而已,并不会在心理上赋予写字这件事情什么伟大感,然后还自我感动。我就是那种认为新事物会不断替代旧事物的人。

一旦你接受了这种设定,那么你就要认为所有新的传播形式,肯定都会挤占甚至替代旧的传播形式。

2017年我就想做视频内容了,折腾了好久,自己还录了几期视频,那些内容现在还躺在我的硬盘里。估计下次空间不足的时候就会被永久删除了。

没有坚持做下去,我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其实那些都是借口,核心一条就是:态度不够坚决。用流行的商科的话来说,就是用战术的勤勉来掩饰战术的懒惰。

2019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拍摄视频和剪辑视频,我认为如果我不懂这两个技能,我可能永远迈不出去这一步。不敢说我学会了,只是算做能够做最基本最基本的拍摄和剪辑而已。

到那个时候,我都还是仅仅停留在我喜欢以及我想用视频来讲故事的阶段,但是这个喜欢依然没有驱动我奋不顾身的去做这件事情。

直到今年疫情全面爆发。

决策过程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无非就是觉得,想做,加上不得不做,就等于应该全力去做。

我最近一两年总有一种危机感,总觉得如果再不做点什么,人生就这样过去了的感觉。当然,all in video也不是就意味着我能做什么流芳百世的事情,我只是觉得,人应该活得有意义。

有意义,就是做有意思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直播卖货,带给我的新鲜感以及可以努力的空间感,依然让我觉得大有可为。

很抱歉,这是我的臭毛病,做什么事情,总要返回到理论层面去寻找到合理性和赋予意义感,才能往下走。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很难改变。大家就忍耐我一下,也当我是反面教材,这样不好。

下一篇,分享我是怎样开始做主播的,别走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