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百态,真实故事尺素集优质文章精汇

没有工资和社保的那两年

2018-05-29  本文已影响261人  小曼Fiona

“请问,您有社保吗?您的工资卡是我行的吗?”在办理信用卡时,我被银行工作人员问得一愣,其实说尴尬更确切些。我没有工资卡,也没有社保,只有团中央每月定期下发的志愿者生活补助,但这应该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工资。

从银行出来,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连办张信用卡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我当初选择的生活吗?完全没有责怪银行工作人员的意思,毕竟银行是依据客户的信用度和还款能力来发卡的,只是自己的条件恰巧不满足银行的要求罢了。

大学毕业,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不解,我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学校组织选拔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的一员。不想大学毕业后,考个老师或者公务员,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然后被安排相亲、结婚。此后的人生就局限在这总共只有几条街的小镇。因为我始终觉着人应该趁年轻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样在老去的时候才不至于后悔来世一遭。

初来乍到•满心欢喜
哈密,新疆东大门的一个小城,是当年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所以说它是小城,是因为它和大家印象中的县城一般大。道路两旁是颇有年代感的大树,由于枝叶繁茂,大树把道路笼罩成一条诗意浓厚的长廊,在这溽热的夏竟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按照西部计划项目办的要求,我要在这里志愿服务两年。

来新疆的志愿者是有口福的,来哈密的志愿者更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8月,正值哈密瓜和葡萄成熟的季节,满大街飘着瓜果香。只葡萄就有美人指、秋红宝、无核白、玻璃翠等十几个品种,还有烤馕、烤包子、卡瓦斯、酸奶子等各种美食。小城里人从骨子里透出的质朴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倍感亲近,这就是哈密给我的第一印象:人淳朴敦厚,瓜果香脆齁甜。想着以后的人生中大概吃不到如此齁甜的哈密瓜和葡萄了,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可劲地吃。

志愿服务•融情你我

1.火箭农场摘大枣
我被安排在哈密团市委,担任办公室秘书。学生时代的稚气要完全褪去还是花了些时日的,好在有领导的热切关怀和同事们的悉心帮助。我也很快地适应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并担任了瓜乡青年报的编辑。


DSCF3777.JPG

记得第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是在兵团十三师火箭农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特殊时代下的产物,当年的退伍老兵担负着屯垦戍边的职责。沿着前辈的足迹,后代子子孙孙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祖国的西部边陲。

9月,是收获的季节。想着能亲自到农场采摘闻名全国的哈密大枣,包括我在内的20多名志愿者都异常兴奋。在城市里呆的时间久了,反倒更加歆享于淳朴的农村。坐在去往农场的大巴上,看到一望无际的的棉花和枣树,所有志愿者都不淡定地叽叽喳喳起来。祖国地大物博,在新疆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淋漓尽致地体现。

到达目的地。所有志愿者根据任务分配,拿上工具,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浓密的枣树林中。


DSCF3735.JPG

“哟,别看你身板小,还蛮能干的嘛!”办公室的阿里木江调侃道。

“少说话,多干活。”正干在劲头上,我竟不愿意浪费一分钟。其他志愿者有的人用竹竿敲,有的人蹲在地上捡,有的人一个劲的吃,也许他只记得大叔那句:“枣子随便吃,管够。”

在大家干活的间隙,农场大叔和阿姨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大家最喜欢的非手抓饭莫属了。饭后,大家鼓足干劲,一箱、二箱、三箱……说说笑笑,在太阳落山前便把所有任务都搞定了。大叔看到所有枣子都摘完的那一刻,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大叔的儿子在一次维稳活动中牺牲了,老两口靠着这片地维持生计。每年这个时候,团市委都会组织志愿者来帮大叔摘枣子。儿子不在了,但是政府始终没有忘记。虽然很累,但却被这鱼水之情感动着。

2.情暖火车站
哈密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国庆节过后不久,就开始飘雪了。而此时,在我生活了20多年的故乡正值金秋时节,我想这就是祖国辽阔无疆的真实映照吧。

由于要修建高铁站,之前的哈密火车站暂时停用,启动哈密货运站运载旅客。哈密市团委积极响应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派出志愿者协助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做好旅客安置工作(货运站远离市区,空间容量小)。11月份的哈密,像是被冰冻了一般,就连呼吸都是冷的。

候车室外是成群结队的摘棉大军,大部分都是来自甘肃和河南的农民。他们忙活了一整个秋天,每天起早贪黑,就指望着在这农忙时节来新疆摘棉挣钱,好应对整个冬天过后家里的一切开销。无奈候车室容量太小,大部分农民须在外露天候车。白天倒还可以凑活,至少能晒到太阳,晚上可就难熬了,没有挡风的建筑,只能在四面通风的广场上蜷缩着。我们志愿者能做的就是帮他们到候车室打热水,为他们提供站内的信息。当把水杯交给他们的那一刻,看着那双饱经风霜、粗糙皴裂的双手,心都是疼的。他们那双深邃的双眸流露出来的满是感激,于是,一趟又一趟,丝毫不觉得累了。


IMG_1964.jpg

后来,哈密市政府购置了专用帐篷,农民可以在帐篷里避寒了。摘棉部队一波又一波,铁路部门加开了多趟临客,用以输送那些裹着收获盼望回家的农民。一个生得俊俏的阿姨,看着像是一个分队的队长,焦急地拥挤在人群中。上前打听才知道,一位大娘的车票时间搞错了,上不了车,可是大娘什么都不懂,必须随从乡亲们一块,急坏了这位阿姨。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向售票人员说给这位大娘补张票,这才解了燃眉之急。看着大娘离去的身影,阿姨宽慰得笑了。

“阿姨,您怎么不跟大娘一块儿?”

“大娘年纪大了,没身份证,方才她用的是我的。”她很努力用满是河南味的普通话说到。

“那您怎么回家?”

“我晚些时候回家不打紧,她是赶着回去用摘棉花的钱给她孙子买好吃的。”

“姑娘,你真是好人。”阿姨握着我的双手满是感激地说。

也许,在我们看来不经意的一个举动,都可能帮助他们度过眼前的难关。每次志愿服务过后,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愉悦,都让我更加坚定自己最初的选择。

那两年,我没有工资,没有社保。但正是没有工资和社保的那两年,我结识了来自天南海北怀揣着同样梦想的志友;没有工资和社保的那两年,我遇到了在生活和工作中给我帮助和指导的恩师;没有工资和社保的那两年,我见识了祖国的雄奇山川,零距离的接触了一望无际的沙漠。

那些曾经一起志愿服务的瞬间,那些曾经一起奋战的日日夜夜,那些曾经一起哭一起笑的岁月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逝。“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无论何时何地,你站在那里,我都会一眼看到你,因为我们是永远在一起的志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