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读书

《传奇中的大唐》唐朝文人与歌妓的互惠关系

2019-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落叶他乡树_3a2e

《传奇中的大唐》| 刘玄解读

关于作者

刘勃,曾在《读库》《南方周末》上发表历史文化类随笔若干,著有《小话西游》《战国歧途》等书。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

关于本书

唐传奇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背后,是唐代的门阀观念、科举制度与风月行业;龙女、狐精等非人物种,都是世情人性的明镜;虬髯客、聂隐娘等侠客故事里,藏着唐代政治的纷繁复杂,或者对遥远世界的想象。

核心内容

唐传奇的留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文化背景变化太大,需要补充背景知识;第二种是作者刻意为之,把深意隐藏在文字之后、情节之外。相应的,刘勃老师在讲唐传奇的时候也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建立共识,设身处地去理解。另一种抓住矛盾,开脑洞去推理。这两种策略,其实就是训练共情能力的两种方法。

《传奇中的大唐》唐朝文人与歌妓的互惠关系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讲的书名字叫《传奇中的大唐》。这本书讲的不是唐代的历史,而是唐代一种特殊的小说文体,唐传奇。

唐传奇和唐诗一样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我们今天一般说的小说,在中国古代就是从唐传奇才真正开始。但是,唐传奇年代久远,又是文言文写的,不好读,所以有人会说,看这些唐传奇的改编故事就好了,比如唐传奇《莺莺传》改编的戏曲《西厢记》,《聂隐娘》改编的电影《刺客聂隐娘》,为什么还要读原本呢?

我觉得今天我们读唐传奇至少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它特别适合训练我们的共情能力。这是因为唐传奇有一个特点,就是文字特别凝练。它一般也就几千字,还没有我这篇说书稿长,却能够讲出非常曲折精彩的故事。用作者刘勃老师的话说,这种凝练的文字,“留白”恰到好处,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揣摩体会。揣摩体会就是在训练共情。

这本书就来自刘勃老师带着学生读唐传奇的课程讲稿。解读之前,我也采访了刘勃老师。他告诉我:只要把这些留白处填补上,学生就会自然地对唐传奇里的人物产生共情,甚至觉得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故事讲的就是今天的我们。

唐传奇的留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文化背景变化太大,需要补充背景知识;第二种是作者刻意为之,把深意隐藏在文字之后、情节之外。相应的,刘勃老师在讲唐传奇的时候也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建立共识,设身处地去理解。另一种抓住矛盾,开脑洞去推理。这两种策略,其实就是训练共情能力的两种方法。

今天的解读里,我会跟你分享两个唐传奇里经典的故事,我们一边分析这两个故事,一边体会刘勃老师所用的这两种方法。

第一部分

好,第一部分,我们先来一起读一下著名的唐传奇《霍小玉传》。它讲的是诗人李益和名妓霍小玉的爱情故事。刘勃老师讲它的时候用的副标题是“渣男的病根”,你大概能猜的到,故事的结局是男主角李益辜负了霍小玉。

这是个爱情悲剧,以霍小玉含恨而死告终。初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很可能会有一个疑惑,为什么霍小玉会对李益这么痴心?小说里好像并没有合理地交代。所以到了明代,汤显祖把《霍小玉传》改编成了戏曲《紫钗记》,不仅把它改成了大团圆结局,还花了很大的篇幅表现他们两个人相爱的过程,让他们的相爱更合乎逻辑。

但是,本来那个唐传奇里真的没有把霍小玉的感情讲清楚吗?

其实不是。

刘勃老师说,后人不理解霍小玉,是因为唐代人跟我们的文化背景差异太大了。你需要了解唐代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才能跟故事里的人物建立基本共识。这样,你就会觉得霍小玉的痴心合情合理,完全可以理解。我们需要补充的背景主要有两点:一是唐代对诗人的崇拜;二是唐代对于门第的重视。

先来说对诗人的崇拜,这就是霍小玉最初爱上李益的关键背景。

小说一开始说,李益刚刚中了进士,正在等待任命,无事可做,就想谈个恋爱。那个时代,大家闺秀是用来结婚的,恋爱的对象往往需要到妓女中去找。有人就给李益推荐了名妓霍小玉。

小说里是这么描写他们初次见面的。两人相见,霍小玉的妈妈在旁边说:你平时那么喜欢念“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就是这位李益的诗啊。你天天念想,哪比得上今天见到真人了呢?

那霍小玉是什么反应呢?她低着头微笑道:见面不如闻名,才子岂能无貌。你没听错,霍小玉说的不是“闻名不如见面”,而是“见面不如闻名”。很多学者觉得这里肯定是写错了,这样的场合下,就算她不是真心夸赞李益,至少也该说句客套话吧。但是刘勃老师说:这显然是个误解。霍小玉是真的对眼前这个男人有些失望,她没想到诗写得这么好的人,竟然长得不好看。

小说这样写其实是有深意的,是为后面霍小玉的转变做铺垫。霍小玉对李益相貌的失望稍纵即逝,很快就死心踏地的爱上了李益。霍小玉明明觉得李益不好看,怎么转眼又爱上他了呢?明代的汤显祖在《紫钗记》里就把李益改成了一个帅哥,好像这样才更合理啊。可以说,小说是刻意表现了霍小玉内心这种迅速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因为唐代的人,尤其是歌妓对诗人特别崇拜,而李益正是当红诗人。

唐代的长安城里,歌妓聚集的平康里就在文人考试的国子监东边,一街之隔而已。文人喜欢在妓院里写诗,因为这里人流量大,作品很快就能传播开。对歌妓来说,文人的消费代表着品位,能够抬高她们的身价。大诗人白居易在写给好朋友元稹的一封信里说到,有个歌妓在跟别人谈价钱的时候特别强调:“我诵读白学士的《长恨歌》,怎么能跟别的歌妓一样呢。”

唐朝有一个名妓叫李端端。这个李端端长得黑,有一个文人就写诗讽刺她,说一到黄昏,你要是听不到李端端说话,根本发现不了她就在你身边,捎带着还贬损了一下李端端的容貌。这首诗把李端端吓坏了,于是苦苦哀求,终于让这个文人又写了一首诗,夸赞她白得好像“一朵能行白牡丹”。第二首诗效果很好,李端端门口很快就挤满了名商巨贾。

这个背景,对当时的读者来说不言自明,所以不需要特别交待。实际上,李益这个名字就足以说明一切了。李益这个人物是有现实原型的,就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那位诗人李益。他的诗特别受欢迎,一有新作,当时长安教坊的音乐人和歌姬们都会抢着演唱。

你可能会说,那霍小玉和李益在一起,目的不纯啊。别着急,我们刚才说的只是文化氛围,是为了和人物建立基本共识,接下来,你还得试着跟人物共情,让自己进入到当时的文化氛围去理解当时的歌妓拜诗人的那种心理。在那样的氛围中,文学能力被抬得特别高,甚至可以说有一种神秘的光晕。它会对异性产生强大吸引力,能够抵消掉样貌、钱财等等劣势。

所以说,因为李益的文才,故事里的霍小玉可以不在乎他的相貌,不在乎他没什么钱。她对李益的感情,从一开始就带有异想天开和一厢情愿的成分。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重要的文化背景,就是唐人对门第的重视。这是理解霍小玉由爱生恨的关键背景。

这篇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就在后半段描写霍小玉对李益从一片痴心到由爱生恨。后来,李益要去当官,他离开霍小玉之后,没有遵守诺言回来找她。霍小玉相思成疾,想尽各种办法寻找李益。最后在李益面前悲愤而死,还扬言要化成厉鬼,吓唬李益未来的妻子。

霍小玉的痴情当然很感人,但仔细想想其实挺不合情理的,因为霍小玉从一开始心里就很明白,李益不可能娶她为妻。

这在小说里也有交待。他们热恋的时候,霍小玉就跟李益说: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你喜欢我只是因为我漂亮,一旦我容颜衰减了,你就会抛弃我了。李益离开她之前,她也很懂事地跟李益说她知道他们之间有两大障碍,一个是门第差距太大,另一个是李益的妈妈很强势。她不求李益会娶她,只是希望两个人能再多相伴几年。

这样看,霍小玉最后的极端就显得很奇怪。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明知道一件事结果不会太好,自然就不会报太高的期待,这个结果出现的时候,也会有心理准备,不应该受到毁灭性打击。但是,如果补上当时另外一个重要的背景,霍小玉的极端就可以理解了。这个背景就是唐人对门第的重视。

小说在介绍霍小玉的时候交代了,她虽然是歌妓,但也曾是郡王之女。她其实不姓霍,而是姓郑,郑是唐代的五大姓之一。唐代人特别重视门第,出身在这五大姓的家族,地位最为尊崇。所以很多人会假装是这五大姓氏的后人,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李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据说李白的姓是他父亲随便选的,但是既然姓李了,就自然会说自己的祖上也是大姓之一李氏,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唐朝的皇帝也说自己是李暠的后代,可是李白这么说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当面打脸。有学者就说李白说的是真的。刘勃老师说,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大家都是假的,那就谁也别难为谁了,多个诗仙,更显得面上有光呢。

当时的文人如果娶到这五大姓女儿,甚至比当驸马还高兴。唐太宗就曾经说过:我和这些大家族也没什么矛盾,但是这帮人论道德、论功业、论文学,都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祖上有来头,嫁个女儿还要那么多钱当彩礼,真不知道为什么。

这对于作者和当时的读者来说也是不言自明的事。所以小说一开始提到霍小玉虽然是私生女,其实也算是五姓女,还说她精通音乐诗书,心气很高,其实已经在暗示:这样的出身,决定了霍小玉的内心一定很矛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她有身份认同障碍。

她一方面很清醒,明知道李益不可能和自己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很纠结,觉得自己跟一般的妓女不一样,李益应该更看重自己。所以她才会对李益说出前面那两番话。你发现了吗?霍小玉的话看似清醒地看待这段感情,其实都是欲进先退,想要留住李益,她觉得自己有资格跟李益谈条件。

然而,李益虽然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迎娶霍小玉,回家后立刻就改主意了。临死之前,霍小玉终于见到了这个负心人。小说写道,她凝视了李益很久,说了那句恐怖的威胁:“我死之后,必成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然后痛哭而死。她这么怨恨,并不仅仅是因为李益负心,而是因为她的身份认同障碍,让她对这段感情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待,然后这种期待又彻底落空了。

霍小玉的话应验了。故事里的李益后来结了三次婚,也娶到了真的五姓女,但是他的婚姻都很不幸,因为他总是怀疑自己的妻子有外遇。而很多史书上也都提到过,真实的李益对妻妾也特别猜忌,甚至有了一个专门的词叫“李益疾”,专指疑妻病。

故事就讲到这里,相信你应该已经感受到了还原背景对于理解人物有多大帮助。我刚才讲到的两个背景,唐人对诗人的崇拜和对门第的重视,对当时的读者来说不需要交代,但是今天的读者如果不了解,就会怀疑是不是小说写得不好。

刘勃老师说:很多唐传奇的作品,乍一看可能都会有类似的感觉。你会觉得,这些人怎么这么奇怪。其实这也正是读唐传奇的乐趣所在。如果你把他生活的环境还原出来,然后把自己也放到那样一个环境里,想想“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你就会发现,原来不可理解的东西都变得可以理解了。从唐代到今天,时间跨越上千年,文化环境差异那么大,但人性总是相通的。

所以说,共情没有界限,共情的基础是共识。

第二部分

这就这本书里训练共情的第一种方法:还原背景,建立共识,设身处地地理解。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要说另一种方法:抓住矛盾,开脑洞去推理。

我要给你讲另外一个唐传奇《任氏传》。它讲的是一只狐狸精和两个男人的三角恋。小说史上说,《任氏传》开创了情狐(有情的狐狸精)的传统,是蒲松龄笔下那些狐狸精的祖师奶奶。不过,跟蒲松龄写的有情有义的狐狸精相比,任氏在道德上又没那么完美,所以也有人说,这是作者没写好,有损情狐的完美形象。

刘勃老师就特别喜欢《任氏传》,他觉得批评《任氏传》的人其实没有读懂它。这篇小说的实质是借着狐狸精这样一种当时已经开始流行的故事模型,展现人性的幽微复杂。

这个故事里有三个主要人物:第一个是狐狸精任氏;第二个是公子哥韦崟;第三个人是韦崟的妹夫郑六。韦崟和李益一样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韦崟很有钱,是皇亲国戚。而郑六呢,既不是贵族也不是文人,靠武艺谋生。在当时的人看来,工作实在不怎么样。所以郑六经常需要韦崟的帮衬。

小说一开始,郑六跟任氏好上了,两个人决定同居,但是郑六很穷,家里连家具都没有。任氏就跟郑六说: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有个人骑着白马先走了,他是你妻子的兄弟吧。他们家家具多,你可以跟他借啊。

郑六果真就去跟韦崟借家具了。于是,韦崟知道了任氏的存在。他发现任氏格外美貌,就想把她据为己有。但是,任氏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无巧不成书,他们俩这次见面,被郑六抓了个现行。你想想,这场面得多尴尬。

从那以后,韦崟和任氏几乎天天在一起,有什么好事,韦崟都想着任氏。任氏为了报答,就帮韦崟去追求其他女孩。韦崟说自己喜欢上了一位将军家吹笙的宠婢。任氏就用妖术让这个宠婢生病,然后贿赂了去看病的巫医,这样帮助韦崟得手了。

刘勃老师说,故事讲到这里,你可以把任氏看作一个狐狸精,但是,你也可以选择相信任氏自己告诉郑六的,她就是个教坊女子,而且很可能是个胡人女子。小说里用狐狸精和妖术来解释的情节,其实也一样都说得通。比如刚才说的,任氏用妖术让将军的宠婢生病,小说里其实也说了,任氏和这个宠婢是认识的。所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们俩串通好了,这个宠婢一开始只是装病。

更重要的是,把任氏看成普通人,我们再回头看这个故事,就会发现任氏这个形象特别值得玩味。你想想,正是任氏让郑六向韦崟借家具,韦崟才知道了任氏的存在,然后找上门来。而任氏认识郑六的时候,按照小说的描述,应该没见过韦崟,她怎么会知道郑六和韦崟的关系,知道韦崟家里很有钱呢?想到这一层,你就会发现整件事从一开始可能就是任氏设的一个局。任氏可能早就盯上韦崟了,她接近郑六,其实是为了引起韦崟的注意。像她这样的姑娘,在当时免不了被男人欺负。任氏足够聪明,自然要处处费心为自己打算。

你可能会说,既然这样,那韦崟来找她,她就达到目的了啊,她为什么要拒绝韦崟呢?刘勃老师给出了一种合理的解释:这很可能是任氏根据韦崟的性格,特地设计了自己在韦崟心中的形象。韦崟这个人对女人的态度是兴趣广泛。任氏如果真跟他好了,估计也长久不了。但是韦崟对兄弟就不一样了,既豪爽又讲义气。所以任氏选择了做兄弟,不做情人。

你看,如果从一个教坊女子来理解任氏的种种行为,那些本来用“神异”才能解释的“不合理”的情节,其实都合情合理,任氏的形象也更丰满,更值得玩味。

那既然这样写更好,小说为什么要把任氏写成狐狸精呢?刘勃老师说,这是因为这篇小说还有更深层的内涵。

小说的结尾,郑六带着任氏一起去外地,到了长安城外,突然从草丛里蹿出一条苍青色猎狗。郑六看到任氏突然从马背上掉下来,显出狐狸的原形,猎狗在后面紧紧追赶,咬死了任氏。郑六回到长安跟韦崟说起这件事,两个人都很伤心。多年以后,韦崟又认识了这篇小说的作者沈既济。沈既济听韦崟讲了任氏的故事,就把它写了下来。

请注意,沈既济写下这个故事,也是小说里的一段情节,想当于作者本人在小说里给作者设置了一个分身。这也是当代小说里常用的一种技巧,有一个作用就是引导读者去关注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而且,这个分身经常会制造让人迷惑的信息误导读者,用这方式引导读者体悟小说更丰富、复杂的深层含义。

任氏传的最后一段,沈既济在小说里写了他为什么要记录这个故事。他的理由是,任氏虽然是狐狸,但是也有像人一样的感情,而且特别忠贞,但这明显跟他前面讲的任氏形象不符啊。他在前面写任氏勾引郑六,到最后又说她忠贞,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这是作者没写好吗?刘勃老师在这里开了一个更大的脑洞,他认为,你也可以把这个矛盾看成作者的一种策略。因为矛盾会让你思考。你想,沈既济写这个故事是听韦崟讲的,韦崟并没有看到任氏变成狐狸,被猎狗咬死。这一切,韦崟都是听郑六讲的。郑六和韦崟尴尬地对视之后,看到任氏和韦崟亲密无间,郑六怎么想,小说没提。但想也知道,郑六心里不会好受。也许,在离开长安的时候,郑六心里起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当然,他离不开韦崟,所以他必须要找到一个能够让韦崟接受的解释。

这些心理活动沈既济没有在故事里明说,但是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的讲述方式把我们带向了这种理解,带向了人心深处的幽微和复杂。

你可能会说,刘勃老师这个脑洞完全是他个人的猜测,小说作者可能根本没想这么多。确实,这个小说的内涵或许还有其他的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任氏传》不是一个写得不严密的狐狸精故事,它有更深的内涵。

这是因为唐传奇不是通俗小说,是唐代文人群体内部的一种高雅的娱乐。这类艺术,一定会追求一种智力上的快感。而且,唐传奇的文字特别凝练,这种凝练的文字特别考验读者开脑洞的能力,正是一种典型的智力上的快感。

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说,作者本来可能要说八句话,但是最后落在小说里,就只有一句,就像庞大的冰山潜伏在水面下面,只露出一个角。剩下的七句话,就需要读者去体会。唐传奇也一样。《任氏传》不到四千字,讲了一个情节这么曲折的故事,作者没有篇幅展开的或者有意隐去不说的内容,可能也是有七倍那么多。

据说,海明威的极简写作风格,是在战地写报道的时候训练出来的。当时他写的报道要通过电报把内容发送回去,每个字都是要花钱的,所以练就了惜墨如金的功夫。唐传奇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唐代还没有印刷行业,文字是靠手抄的,所以唐传奇普遍都短小精悍。这就形成了唐传奇讲故事特有的风格,情节之间有很多留白,让读者自己体会,感受智力上的快感。

刘勃老师说,他选择讲唐传奇,正是因为唐传奇的留白恰到好处,能够有合适的空间让读者去开脑洞。人性的幽微、深层的共情,往往就隐藏在冰山之下,隐藏在情节之间的留白。

总结

好,《传奇中的大唐》这本书,我就讲完了。我们一起读了两篇传奇故事,《霍小玉传》和《任氏传》,感受了刘勃老师分析小说的两种策略,也就是训练共情能力的两种方法:一个是建立共识,设身处地地理解;另一个是抓住矛盾,开脑洞去推理。

写作和阅读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小说和大脑的关系,就像是布料和熨斗,好的小说应该像丝绸一样平滑,但是一旦像唐传奇这样跨越了上千年,难免会因为放久了而产生褶皱。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帮你把褶皱都熨平了,你就能感受到它原本美好的质地。这就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

刘勃老师说,他的解读虽然有很多脑补,但并没有太多发散。如果静下心来看,他说的共情,你自己也能感受得到。所以他希望你看完他的书,理解了他的方法,自己也去读一下这些唐传奇。相信你对唐传奇的精致和精彩,一定会有更直观也更强烈的感受。

撰稿:刘玄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转述:徐溟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