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是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对意义学习的描述。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为此,他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字面的)和非人为(非任意)的联系。
①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或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
举例:学生已经学过了“地球的深层都是熔岩”这个知识,但当老师换一种方式提问,“地球上挖一个1000英尺的洞,洞底是热的还是凉的?”如果学生能准确回答“是热的”,就说明学生可以活学活用;如果学生无法准确回答,就说明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地球的深层都是熔岩”这句话,其实,他们并不理解,他们对这句话没有获得实质性的、非字面的理解。
②非人为的联系:指新旧知识的非任意的联系,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存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上的联系。
举例: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由于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就可以推理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这种知识的联系就是非人为、有合理逻辑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①客观条件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学生可以理解的。
b.材料应该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
②主观条件
a.学习者要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也就是积极主动性。
b.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基
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原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对新知识的使认知结构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