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那是他们的事,你操心什么呢?

2019-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田秀红

早上,听“我有一个问题”

有人提问给樊老师:

说有个亲戚,家里好几个孩子,现在大多在国外或外地,只有一个在家里陪伴两个老人。这个留下来的,结婚、买房、生活,都要花老人的退休工资,问这算不算陪伴式啃老?樊老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樊老师的回答,真的好赞。他说:

这是人家的事。

对呀,这是人家的事,我们干嘛去评论?

我们有什么权力站在道德致高点,自以为是的评头论足?

最可怕的就是,人们的这种“道德优越感”,喜欢评论别人,要求别人怎么怎么样。

这家人,如果这个留下来的孩子,不用老人的钱,他们之间怎么找到新的平衡?真的要求这个孩子走出来,去工作,自立,那么,老人会不会缺少陪伴?那些走出去的兄弟姐妹会不会担心?他们一家会受到怎么样的伤害?

对于评论的人,无关痛痒,肯定会受伤的,是一对老人家。

所以,不要轻易评论他人,也不要轻易受他人评论影响。

还有一个提问:

爸妈老吵架,且妈妈总是找我评理,我不理她,她就很委屈,帮助她了,过后,她还会埋怨我,帮爸爸说话,我该怎么办?

樊老师用了家排的理念,说:

告诉妈妈,你是大的,我是小的。

你们之间的事情,是你们的事情。你们随便好啦,想吵就吵,想离就离,我都会支持。

我是一个孩子,不是你的家长,你们的事情你们自己处理吧。


中国人最缺少的,就是界限,

这其实就是划清界限

亲戚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兄弟之间,父子之间,甚至夫妻之间,

分清你我,明算账,有底限,尊重每个人的隐私和个人权利,

划清界限,不等于无情,划清了,各自负责自己的事情,

我可能看不惯,

但你有权力过你想过的生活,我会尊重你。

我们之间的爱不会断。

正是,因为界限清晰了,

爱也会清晰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