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寻常路——关注“在家上学”教育群体
“在家上学”教育群体在当下社会已不是一个空洞和泛泛的概念,近年来这一群体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这个游离于体制教育外的群体,总能引起我们的好奇和质疑,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放弃了普通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持续动力是什么,他们的教育实践和成果如何……,当然我们最想了解的还是脱离大众认知框架和集体概念所培养出的孩子与接受体制内教育的孩子究竟有怎样的差别。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近了这个群体。从目前接触和了解到的家庭蓝本来看,这一群体的父母大多来自高知家庭,拥有高学历、高智商和高情商,中等收入以上。他们兴趣爱好广泛,从事的领域并不限于所学专业,大多兼有从事教育及与教育相关的工作。他们爱读书,善思考,眼界开阔,交际广泛,在教育理念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最重要的是,他们大都是反经验主义和非唯一论者,并且能把实用主义发挥到极致。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孩子,有着与普通孩子不一样的光芒,例如有很强烈的时间管理概念,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思维异常开阔,对美好的事物特别敏感……同时,这群孩子也并非是我们想象中脱离了“集体主义”的人,反而他们会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到“集体”中来。
在此,我不再赘述“在家上学”孩子与普通孩子相比谁更优秀,而是想通过这个群体展示出的行动和思想来探寻他们对于当今教育探索的贡献,了解这一群体在自身教育理念上的实践。
1.漫漫成长路,风华无限背后的付出,你做得到吗?
我们发现“在家上学”的孩子与同龄其它孩子相比,有相当出色的一面:例如,他们在登台表演时的沉着自信,用独特的触感刻画出所饰角色的魅力;在写作时的文思泉涌,用激情和发散思维诠释着乐在其中的奥秘;在探寻未知世界时的上下求索,用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出了自我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团队里的交际与协作,打破了在家上学的孤岛效应。
然而,这一切风华无限的背后,离不开这个群体背后所付出的大量时间、心血和精力,离不开他们将家庭大块开支投资于教育与学习,离不开他们以无数有意义数字累积起来的自我提升。你是否能做到几乎用所有的工作之余来照顾、陪伴和导引?甚至为此放弃个人事业,而不言牺牲。
看似平常的背后,是异常坚定的教育理念支撑,是系统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是用无数时间和精力换来的陪伴。我们常常误解爱的真谛,以为爱一个人可以简单地等同于你花费,我买单;你需要,我出现。殊不知,在漫长岁月更迭中,全身心的陪伴才是最浪漫、最长情的告白。许多家长常常自夸对孩子的爱,爱不是有求必应,不是纵容,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全心陪伴,是平等,是为了他成为更好的自己。路易·阿尔都塞在《来日方长》里对爱做过这样的阐释:爱是拥有自我的完整性,是有能力做出馈赠,没有懈怠、匮乏与保留。
2.家长的角色是什么?转变既往的观念,成就最好的自己。
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我们常常扮演的是命令的发布者、号令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孩子,甚至在自己的愿望里牵涉进孩子的意志。于是,教育变成了我要你如何,而不是孩子自己想要如何,失去了教育本来的意义。正如这个群体在理解“叛逆”这个概念时,所作出的解释。何谓“叛逆”?叛逆本身包含着与固有的价值观相违背和忤逆的意味,如果我们把孩子当成平等对待的个体,那你只能说对方的意见与我相左,何来叛逆一说。
当家长的角色更多地转变成一个把关者、引导者和协作者的时候,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加诸于每个个体身上。发现并挖掘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放大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帮忙筛选与把关,引导他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再根据具体面临的状况,不断思考、修正与自我提高,这才是我们家长应该做的。
当我们在怀疑和担心在家上学的局限和片面性时,却忘了有些东西原本就不必费心地教授。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孩子,我们与孩子都在共同成长和进步,那些美好的性格、品德与习惯,如同人的衣食住行这样最基本的需求,早已潜移默化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而教会他学习和获取知识能力,这个在家上学最核心的东西,才是个体应对未来挑战的终极武器。“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古法早已教会我们的道理,在这个群体“全人教育”的理念下,获得了最佳的实践效应。
3.从“play music”说起的全人教育,最大限度释放人的潜力
专门提出“play music”这个概念,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典型的学习动力问题。很多学音乐的孩子大约都有同样的经历,练习的时间怎么如此漫长,恨不得墙上时钟的指针能被拨快两小时。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最初的兴趣爱好也被无限枯燥的反复练习折磨得所剩无几。然而,无论是学习音乐还是学习其它,都不应该是孤独乏味的。学习的目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了自己,满足的是自我想要获取知识的强烈心理。同时,在与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获取思考和启发,进而向着更高一个层面的思维拓展,最终的结果是自我境界的再次提升。
再次回到“Play Music”这个概念,回到培养孩子兴趣爱好这个层面。我想说的是,所有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文字、音乐,还是绘画、舞蹈,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东西,在不断深入的学习和体会中,来获取坚毅、诚挚、素直......这些美好的品质,从而成为更好的人。我们在培养孩子时,千万不可忘了这个初心。
当然,我没有否定练习一万小时的理论,Deliberate Practive(刻意练习)是成就一定造诣和高度的前提,而这里强调的是内心感受和外在环境。
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因为我想要学习而学习。不是只有考级才能证明自我的能力,不是外界的评价才是前进的动力。时空无痕,人生有限,表达自我,完善自己,这是生命自主选择的一种方式,也正是它的美妙所在。记得作曲家陈钢在一次现场音乐分享会上曾说过,艺术是不可解码的,不同时期,不同人听到同一首歌曲,会有不同感悟。但音乐又是恒久的,经典的乐曲无论在哪个时期,总能激起人内心的共鸣,与外界的干扰无关。正是因为所有美好的东西能打破地域、名族、体制......等等形式的界限,才有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经典,并且仍会在不同时空的心灵中传递美的感受。
“I will play something with all my heart!”内心无束缚的人,才能更接近事物的真相,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大抵有怎样的心,才能有怎样的音。那些在某一领域取得瞩目成就的人,除了刻苦的练习,还因为他们遵从的自己内心。我们研究自己,最终是为了忘了自己。不必以还原事物本来面目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只为回归本来的样子,释放最大的潜力,这即是全人教育的意义。
4.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教育需要异见和推陈出新
不用各种条框的评价准则来对待孩子的学习成果,这是“在家上学”群体所坚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谁说现行的评价体系就一定是正确的?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根据事物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和修正,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道路。
“为往圣继绝学”显然太形而上学,我们以为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这样的终极绝学,在对牛顿力学修饰的基础上已足够无缺,但仍未能完美追朔时间起源。科学尚未达到找到绝学的程度,退一步讲,即便有绝学,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何况,艺术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所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而已。
从治学的角度讲,没有分歧的声音,乃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蔡元培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并非只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之中。在风卷云涌的20世纪初,能任由以黄侃、辜鸿铭为首的国粹派与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傅斯年为首的新文化派在北大校园内斗得天翻地覆、剑拔弩张的最大支持正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因为有争论才能从僵死中蜕变,才能推陈出新,才有改革和希望,才能让“五四”精神成为催生这所百年学府焕然新生的力量源泉。
这也正是面向未来教育需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