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16自我与镜像
因此,通过前面文章的表述,女性主义者认为,父权的建构机制是这样的:
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俄狄浦斯情结。拉康的理论是,社会是父权象征体系。
男性成长=从“弑父”到阉割恐惧,再到归顺父权(=压抑女性=),关于梦与文学的论文弗洛伊德相关的论述还有很多,在此不再多述。
那么,这种镜像与电影(银幕是镜子)是什么关系呢?
拉康认为:人类本体建构的心理学机制=镜像认同。从这一点上可以推论出:银幕=镜像:人类从镜中观“我”,再到银幕上观“我”(认同角色及人格:Fans 与偶像崇拜)是一样的心理效果。
所以,女性主义电影所依据的另外一个思想就是拉康,而拉康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但是他是非常有革新的一个弟子,当弗洛伊德大讲性和欲望的时候,拉康更多的关注的是人格的研究。
他认为精神分析,我们所有人发生的精神活动,都是我们的自我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我们人生所有的不幸福都是我们的自我出现了问题。
当然了,这个观点,有些人可能不同意,比如丧失了亲人你会痛苦,实际上是因为你的亲人是我们自我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从拥有到丧失的经历,所以人会感觉到痛苦,如果是另外一个你从来不认识的也不了解的人死去了,你不会痛苦甚至是没有任何感觉,就因为这个去世的人和你无关,他不是你可以感受到的一部分。
这就像一个小孩的平常一起玩的玩具,小孩和它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感情,突然丢了一样,失恋的男女的痛苦也是一样的,本来“有”就认为这些东西是你的,就是“有”感的情况下的失去,像一个娃娃失去了他心爱的产生了感情的玩具一样。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关于友谊的论断,友情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和一个人成为好朋友?
他说,“成为朋友的原因,是因为你从对方看到了你自己,他是你的另一半自我”。
所以,心理学的研究最终还是一个人的自我问题。
拉康就说,人类心理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的主体的建构。主体就是俗话说的自我,用心理学的说法就是人格,哲学的表述就是我们的主体意识。
拉康有一个理论,经过他的观察,他认为一个人开始从生下来建立人格的时候,是在他8个月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的婴儿反复看到母亲的脸,这当然是他的一个理论,我们只是来思考一下。当然中国古人也有牛人,据说白居易吹牛说,他几个月就可以思考问题了,当然这种天才也是可能出现的,只是说拉康的这种学说,排除想象的因素,有多大程度是建立在临床实证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很难说的。
但是,他长期研究这类问题,目前很多人也是认可这个理论的。他认为人最初的时候,婴儿看到母亲的脸,就认为那个人是自己,人类建立自我的第一次的经验是什么呢?
照镜子。
每一个人都有照镜子的经验,第一次照镜子,如果你现在才能想起来了,你一定是还想抓那个人,你觉得镜子中有一个人,你把镜子中的虚幻当成了你真实的自己。甚至是到今天,我们知道镜子中是一个幻像,但是我们还是会把镜中的那个幻像当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那么,拉康认为,第一次照镜子就是我们的自我开始出现。
于是我们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我们总是在镜像中建构自我,并且去确认自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一个词叫“认同”,identity,英语中和身份是同一个词,从而通过照镜子,我们对自我有了意识,否则在此之前我们不知道自我。
所以,拉康就提出了一个镜像理论说,但是拉康认为镜像有几个问题,它影响着我们今后在建构自我的过程中,最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我们把一个虚幻的幻像当成了自我,所以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需要寻找偶像。
青春期的时候,我想所有的人都有一个经历,青春期是你真正的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刻,一个比较理性的自我觉醒的时候,那个时候作为一个有头脑聪明的孩子,通常会有自觉不自觉的经验,就是你想寻找一个偶像,而不管是你的父母或生活中的一个人。
因此,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时常需要这种幻像,就是从另一个人从对方的身上,去寻找自我。
我认为这种理由是成立的,一方面是建立于个人的经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个粉丝现象问题,粉丝现像发生在青少年中,一个歌星在上面唱歌,下面的孩子们拿着明星的画像或长条的灯棒在挥舞,从而进入了如痴如醉的狂迷的状态中。
当然,作为我这样年龄的人,是经常不理解的,女孩子男孩子看到偶像了,激动得声嘶力竭的哭喊跳跃兴奋,这种偶像认同里面,你实际上去分析它时,其实是一个人百分之百绝对的喜欢造成的,从他的相貌气质行为言语,甚至是他的衣着发式,你都喜欢,你是一种认同。这当然也一种镜像。
所以,拉康就认为了,我们是在镜像中完成一个人的人格的建构的。
但是,同时第二点,他又提出镜像是虚幻的,而且镜像是完满的。
就是我们看到偶像会痴迷,但是这种痴迷在他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他人认为你这个偶像有什么好看的,比如头发盖着脑袋快遮着眼睛了,就类似于这种造型的明星。有一个人告诉我,她喜欢王菲,我说有什么好看的,我看和大街上的女孩没什么区别嘛,鼻子那么短,但是那个人就和我争论说,他就是喜欢她的那种样子,她一有什么娱乐消息,那个人就会兴奋得手足舞蹈。
这是一种幻像,就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不认为她有什么好看的。所以,拉康就说,我们在镜子中既看到了一个幻像,同时这个幻像也是一种完满完美的幻像。
所以,从而导致了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一个完满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