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金刚经》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第四章
在我看来,“独乐乐”是世人住相之乐,为了满足享受与个人欲望,并没有悟道“音乐与快乐”的真谛。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可想而知,孟子悟道之深。在孟子看来,礼乐)之感,是世人先天存在本有的,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如果独享其乐,就失去了音乐的价值,音乐能架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共享音乐,“众乐乐”才能实现“其乐融融”的盛世景象。
“众乐乐”,是离相之乐,是王道之为。何为王道,就是替天行道,为什么行王道就能统一天下,是因为顺应了天下之势,何为天下之势,就是民心所向,民心所向就是安居乐业。所以孟子在这里说,大王与百姓同乐,就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世间之理就是这么简单,大道至简,何谓简,就是顺其自然。动物的天性更加自然,动物没有贪念,逐水而居,从不屯积食物,即使屯积也是适可而止,能过冬天而已。而人类呢,财富越多越好,名声越高越好,这种无节制的欲望,让人类脱离了自然属性,也就是本性。
“独乐乐”是自性,是自私的表现,“众乐乐”是天性,是自然的表现。“众乐乐”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独乐乐”是特权独裁之为,“众乐乐”是平等民主之乐。“众乐乐”体现的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民生与贵民思想。孙中山在《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曾说:“民生,即民享也。天下既为人人所共有,则天下之权利,自当为天下人民所共享”。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多有论述,如《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朱熹的“国以民为本”的思想等。
《金刚经》成文之时,佛祖如来看到了世人的贪婪与欲望、傲慢与偏见,在此自性与自我的操纵下才会出现社会发展中诸多的不平与不公,而这种不平与不公为世人造成了太多的苦难,比如战争。所以,国家富强民主、社会和谐共生,民众安居乐来,和平、自由、博爱应该是《金刚经》的诉求点。佛祖如来借用《金刚经》让世人明白了什么是本性,什么是本我,本性中包含有本我先天存在的生存权,时间权,自由权,认知权、礼乐权等,而所追求这些权力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佛学不可能是世外之学,佛学更加入世,更具现实意义。
不争,是无为;先天存在,是无为;时间,是无为;自由,是无为;智慧,是无为。行无为之为,得无不为之力,所以才有无为而无不为之说。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永远是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好了,老子一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就说明了一切,也是《金刚经》的核心之一。只是《道德经》是格物后致知,《金刚经》是见识为假,智慧为真,但两者都是为回归本性,悟道无为,成仙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