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讲座2堂课

2018-06-16  本文已影响9人  枫晴心舍

上午听了赵梅老师的讲座:《倾听,在心灵深处》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听是对话的基础;在心理咨询中,听是技术的起点。来访者在人际交往中希望被听到却一直被忽略的内容,咨询师是如何听到的呢?童年时留下的伤害被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待到成年后,透过咨询师的“听”,让我们深锁在心灵深处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从此,那个“孩子”不再停留在过去,而是走向自己的人生。

作为成年人,我们已经习惯了“不被听见”。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自己总有迈不过去的一道道坎,咨询师是那个最懂我们的人,他不但能够“听见”那些儿时的“不被听见”,还能用“听懂”帮我们走出痛苦的深渊,走向新的情感体验。

老师说,在中国都是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问题孩子被家长带去做咨询,在国外往往是那些太听话的孩子才被视为有问题。这句话的深意值得我们当家长的思考。一些外向的孩子能够通过一些不规矩的方法获得关注,或发泄内心压抑,至少暴露一些问题。而一些乖的孩子往往用自己的努力和优秀迎合父母的期待,把无助和焦虑深深压抑进内心的深海。当超出自己的弹性极限时,就会爆发会毁灭般的力量。所以,对于情绪很好,成绩很好的孩子,也不可以忽视。

温尼科特说过,大意是“即便是来自幸福家庭的孩子,也依然有他要去面对的困难。”  我对此深有感触。人生就是不断出现问题,引发我们不断学习不同课题,这样的一个前行的过程。即便在最黯淡的日子里,我始终觉得眼前有希望,心中有光亮,相信“相信的力量”。在前两天的一个萨提亚课程里,我刚觉察到,我自己内心的弹性居然那么大,由此我感谢我的父母,也感谢我曾经走过的那些磨难。最难的时候,也是我最坚定地要学习的时候。这种力量和动力,以及带给我的鞭策,永远都不会消失。

---------------------------------------------------

学习《普心》课程,老师讲到一个断崖实验。让婴儿爬行探知深度视觉发育,婴儿发育出深度视觉时,到了“悬崖”边就不会往前爬。在正面视觉可视状态下,有的孩子经常掉下床,有的孩子几乎没有。另外,面对前方的呼唤,孩子是不是继续往前爬,取决于跟呼唤者的亲密程度。

我想起了一件往事。小优几个月大,因为在家里他爬的飞快,带他参加过一次爬行比赛。孩子在起跑一端,爸爸妈妈在终点线呼唤等待。小优起跑速度都很好,爬到半截停下来不动了。眼看着别的孩子都爬过去了,这时我的一个朋友出于爱意,冲过去趴在他身边大喊“优优爬呀”,这时他哭着要往回爬。当时觉得挺纳闷的,为什么这样与众不同。我走过去抱起他来,没有完成那次比赛,还挺遗憾的。

现在想来,爬到一半时,家长们大呼小叫让小优觉得奇怪,他停下来思考。但是突然出现他眼前的是他不熟悉的脸,而且挡住了他和我之间的视线,他吓坏了,吓哭了往回爬。这说明小优的智力发育真的比一般宝宝要早,对环境识别和思考都很敏锐。那时因为不理解,所以也没有做出安慰补偿,实在可惜。

还有一些成长片段,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当时是怎么回事。这也是我积极学习的动力呢,我是一个好奇心宝宝,呵呵。

养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当我们苦乐参半,乐在其中时,只凭读几本书听几堂课是不够的,深度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否则一些关键的节点,如果处理的不当,真的要在后面几年之后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补偿。这样说,是告诫我们继续有深度和广度的学习,保持成长的动力跟热情。当然,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了就好,不对自己苛责,不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追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