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理凡人闲文!傅申1980。

随记 || 追求>享受?追求<<享受?

2022-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晤言请勿言

郑重申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莎士比亚曾言:对世间的一切事物,人们追求时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的兴致浓烈。


人总是活在追求之中。有人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吗?只有人有了追求,才有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可是过分在意追求,甚至“活在追求”之中,反而是件坏事。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我们逐渐强化了追求的属性,而渐渐的失去了享受的价值。

我们甚至不知“享受”为何物。

我们总在追求。而在追求的终点之后,我们来不及享受就在匆忙间开启了下一次追求的按钮。我们在追求达成之后,不会享受追求的结果,抑或说,我们只是在“享受”追求时带来竞争的快感,一种攀比、比较的优越感。男人在追到女人后会变心、新买的东西把玩一会儿就放到一边,这些都是“追求>享受”模式的体现——而大多数人都处于这种模式,他们会时常感到忙碌、心累,觉得“自己刻苦努力却回报甚少”,抱怨“老天待自己不公”。这是因为他们轻视享受而重视追求,甚至以追求时的竞争与攀比为快乐,自然就一直处于奔走追求的状态,感到疲惫不堪。他们只看重追求所带来的自我价值体现,而不会在意追求对象本身,这恰恰消解了追求的本质。

还有一小部分人,陷入了“享受>>追求”模式的泥泞。他们不一定好吃懒做,但大都不求上进,只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他们不一定厌世弃俗,但大都拘泥于一时甚至是一世的花天酒地。他们向往享受而不追求,或是憎恨追求所需要吃的苦与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终日在“享受”,但其实他们并不会享受。真正的享受应是珍惜而非滥用,真正的享受应是平衡而非过度的索取。

因此,或许“追求≈享受”的模式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我们要追求心之所向,但在追求的途中,学会停下脚步,喘口气,在追求的终点,学会珍惜为之付出的一点一滴,珍惜追求对象的本身价值,不必太过着急地开启下一次的追求;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守在这一站而不愿向前,享受并不是一辈子的终点,我们都是行路人,我们终将在路上。或许,把享受带在追求的路上,才是真正碌而不忙、华而不虚的人生。

追求>享受?追求<<享受?不,追求≈享受!

晤言  浙江温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