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是个啥】(2)润物细无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8952315/40cd9416dcfa43fa.png)
第一部 万变不离其宗
没错,软文啥都可以是。
它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三言两语的鸡汤,甚至是一篇精彩的小说,但结尾总能让你想起忘了消费这码事。软文的魅力就在于不知不觉之中把品牌的概念灌输给你,而你还津津乐道于学到了人生哲理、走在了时尚前沿。软文就像一条千年长虫,七十二变都不能满足它。有时候它是一副漫画,有时候是一部微电影,有时候只是简单的几张拼图、一首清新的音乐……然而,万变不离其宗,长虫变成了人形,但本性还是长虫。
第一章 有一种文体叫软文
严格来讲,软文的体裁,并不能算标准的文学体裁。但有一种文体的确叫“软文”。它有时藏在教科书里,有时藏在一部电影里,甚至已经在电视剧里生硬地植入。在此并无贬低软文之意。恰恰相反,对软文无孔不入的强烈意识表示尊敬。好的软文必然充分发挥了文化载体的作用,导人求知,为人解惑,文教兴化少不了它的一份。而品牌、产品概念的输出,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第一节 润物细无声
那么,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个“润物细无声”的“软文”。软,是相对于硬而言的。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硬广告”。比如,你突然看到的屏幕画面上弹出“某某产品满额赠送”活动,或者商场某处突兀地贴着一幅产品海报,这些都是硬植入广告。是不是有一点烦?能粗略看两眼,代表了你的涵养。
再比如,你参加某讲座,导师为了让你了解某些理论和知识,不得不输出了一些品牌概念,或做一些演示,以便说服你的思想意识;或者你偶然读到一篇文章,主人公因为使用了某种产品而获得某些新生;又或者你喜欢的小说主人公或某些明星一直喜欢某个品牌……你不会感叹这些品牌或产品概念的植入,甚至感到那不过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则是软植入广告。相比硬广告,它更温柔,润物无声,仿佛在跟你的大脑商量:“请问,我可以进来吗?”你如果把一个温柔的姑娘推出门外,便也是你的涵养问题了。
写到这里,似乎可以这样粗放地解释:硬广告如同汉子,软广告如同姑娘。无所谓好坏之分,只要用得恰到好处,汉子也能绣出花,姑娘也顶半边天。
一、 “软”是有境界的
“软”是有境界的。所谓“润物细无声”一定是双关的。首先,你的品牌或产品概念输出一定要给“对的人”。那么,谁是“对的人”,怎么找到“对的人”?搞活动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尤其是时下流行的线上活动,既节约营销成本,又节省营销时间,当然线上广告还是要消费的。比如直播吸粉、讲座吸粉,这种方式省时、省力、省钱,还精准,只是需要你的语言足够魔性。
第二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对的人”知道你在说什么。我们常常感到有些软文不知所云。比如老教授如何拍苍蝇,但绝大多数拍苍蝇的人都没有教授这个职称。所以,老教授的方法缺乏普适性。也可以说,此类软文只是说了创作者自己想说的话,而忽略了消费者真正想听的话。再比如买皮搋子的人不会关心皮搋子的数据分析,因为马桶的气味来不及深思熟虑后购买;但买汽车的人一定会看产品数据和设计理念等等信息,因为购买者至少需要一点跟朋友吹嘘的谈资。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听涓涓细流,说得出,听得进,于无声处胜有声,才是“软”的境界。
这里特别要说明一点,本文只针对于零基础的朋友阅读,对于广告、文案、软文等等专业性术语不在涉猎,仅从实践应用角度说一些大白话,专业人士敬请见谅。
文案堂,用心写书,下一篇会更好
特别预告:《【软文是个啥】(3)软文六大法门》近期推出,敬请期待
作品回顾请进入《文案堂》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