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亦有道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2020-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迟玉龙

 

  人这一生过怎样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习惯,中国人说的“习惯”一般指物质的、有型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饭、睡觉、作息时间等等,其实习惯是一个大的概念,习惯包括行为习惯、思维习惯、感受习惯等等。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先提几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

  问题1、有家长问,每天叫孩子起床都很费劲,都是一场战争,怎么办?

  这是大多数家长面临的困难,这个问题涉及到孩子的生活习惯问题。

  问题2、有家长问,不看着孩子,他就不写作业,只有看着、管着才能完成作业,怎么办?

    这与孩子的认识有关,与课业量难易程度有关,还与习惯有关。

  问题3、有家长问,孩子的房间不收拾,像个猪窝,怎么办?

  全世界每个小孩的房间都一样,能够把房间整理的井井有条就不是孩子了,是孩子他妈。提这个问题,说明对习惯没有深刻的思考,以为告诉孩子道理了,孩子就能收拾好。

  问题4、有家长问,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是手机的一代孩子,晚上看好玩的东西,睡得晚,早上起不来,这是困扰很多青少年的问题。好多人没有了解问题的实质,只是从现象到现象,无法从现象背后本质看问题。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需要漫长的时间才可以。

  问题5、有家长问,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总是打电话找我,该怎么办?

    孩子完不成作业的原因有很多,一是课业量太大了,二是学习能力不够,做题时间过长,三是没有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问题6、有家长问,孩子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没有长性,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每天有不同的想法是正常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见识逐渐增长,最后确定下自己最终的目标就可以了。这么问的家长是在不了解背后真相的情况下,随便给孩子扣帽子。

  这些问题都跟习惯有关,提这些问题,是希望引起家长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第二部分,董老师个人经历。

  1、从小认为自己是最没有毅力的人,可是周遭的人都认为我最有毅力,这个反差就太大了。毅力是指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干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如果做一件事让人感到快乐,不用靠意志力就能做完。吃巧克力是快乐的,吃巧克力不用意志力。我想坚持下来的事一样也没有坚持下来。小时候有个邻居姓钱,他经常会讲武打故事,我听的如醉如痴,他的故事中说有人会铁砂掌,有人会化骨绵掌,有人会二指禅,有人会飞毛腿,我听了后非常羡慕,决定也去练习。根据邻居告诉我的方法去练,但是时间不长,都没有坚持下来,因为练习的过程中太痛苦了,感到痛苦的事情没有一件能坚持下来。周围的人认为我有毅力,事因为我把学习坚持下来了,每天作业自觉做完,并且成绩一直是第一名。真正原因是我感觉学习是快乐的,跟吃巧克力一样,不用努力,不用刻苦。让中学生干让自己痛苦的事情,谁都做不到,奥秘就是行为本身能否带来快乐,快乐使人坚持,痛苦使人改变,这是真实的因果关系。逼着孩子做痛苦的事情,在十八岁以前很难做到,因为十八岁以前,孩子基本上没有意志力。我们只有了解生命的真相才能给孩子指导。

  2、教育女儿的经历,女儿小时候的房间也是非常乱,她还没有条理性的概念,念高中时房间还是很乱,我跟她说:“你什么时候能养成干净利索的习惯呢?你这样,将来我会挨骂的,别人会说我没把女儿培养好”。等到女儿读研究生时,整理房间好多了。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世界上没有简单的事,只有简单的人,不是只有你家孩子卫生习惯不好,大多数还在都做不好。

    我的习惯是,做任何事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最好,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最好。完美主义者就是虚无主义者,习惯时间长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了。

  第三部分,关于习惯的哲学思考。

  1、人是习惯的奴隶,人类90%以上的行为都是被习惯控制和支配的。没有人可以摆脱习惯,习惯是奴隶主,我们的行为是奴隶。人类进化成为今天的智人,把常规性的行为模式变成习惯,变成自动反应,不用动脑筋有意识地思考,就可以自动重复这个行为,节省脑力空间去思考有价值的事情。这是有意识的思考,有意识思考标志着人类智能的诞生。人类进化到今天是靠两条腿走路,走出森林建立文明的,一是无意识行为,也就是习惯,二是有意识思考,也就是智能。

  2、人永远也摆脱不了习惯的控制,因为习惯是主人,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好习惯的奴隶还是坏习惯的奴隶。习惯是人养成的,反过来习惯也控制着人的行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全力以赴养成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就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快乐和幸福。

  3、真正有智慧的人,选择好习惯作为自己的主人,刻意养成好习惯,因为这些习惯控制着你90%的行为。养成好习惯就太受益了,例如,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很好,他们不吃剩菜剩饭,所以日本人上菜用小碟子,日本人不是小气,而是不浪费,习惯在处理无意识行为。

  4、中学阶段学习好主要是习惯好,养成了认真听课的习惯,认真写作业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其他起作用的因素很少,因为中学阶段孩子的意志力还没诞生,也不知道理想是啥意思,中学生叫做“理想”的东西,只是瞎想而已,理想是解释出来,譬如“中国解决了十四亿人口的粮食问题,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这句话是解释出来的,中国不是对世界做出贡献,而是对中国十四亿人做贡献了。

  5、从人的一生这么长的时间看,人的成功与失败,决定性因素是习惯,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6、在孩子成年之前,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至关重要,好习惯受益一生,如果孩子有十个好习惯,在同龄人中就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7、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需要家长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很多家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个世界没有简单地事情,必须沉下心来,慢慢来。

  第四部分,什么是习惯。

  人不经过大脑有意识思考,一再无意识重复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称为习惯。一个行为成为习惯的根本要素:

1、这个行为是不经过有意识思考后的行为(有意识思考的步骤,思考识别-价值判断-决定-行动)。

2、反复重复行为,重复的过程是无意识的。

3、成为习惯的行为模式是稳定的,譬如,乒乓球训练。

4、当事人一旦形成某种行为习惯,会自动重复行为模式,不用意志力逼迫自己,更不用有意识思考,形成自动反应。

5、好习惯和坏习惯都一样,会自动重复,这是神的奥秘,好习惯自动导致你成功,坏习惯自动导致你失败,并且你很难察觉到,养成好习惯后,成功就太简单了。

  第五部分,影响人一生的好习惯。

  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主体在孩子,而不是家长,如果孩子不同意,父母咋努力都没有用,父母是协助,而不是强迫,慢慢渗透影响孩子,经过他的努力才能养成好习惯。

  1、阅读的习惯。这是非常关键的,学校教育是阶段性教育,有人认为大学毕业是学成归来,这是错误的,现在的人类知识每隔五年翻一倍,所有人都需要终生学习。

  2、遇事动脑筋思考的习惯。遇到事情,先思考这是什么事情进行识别,然后找出因果关系,做出价值判断,再决定做还是不做,最后再行动,这才是真正的智人。

  3、做事全力以赴的习惯。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这是成功者的行为习惯,做事不全力以赴,最后害的是自己。做成功了能总结出经验,失败了能总结教训。

  4、守时的习惯。跟人约好的时间,必须遵守时间,在发达国家,如果晚来半小时,是对人极大不尊重,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5、信守承诺的习惯。要么不承诺,一旦承诺必须兑现,所以承诺前先过脑子,看看自己是否能说到做到。如果承诺了,兑现不了,不可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现在好多人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太严重了。

  6、讲卫生的习惯。这是在物质的层面上的习惯,个人卫生必须养成的,但是别着急,慢慢会养成的。

  7、事后总结反思的习惯。世界上没有天才,都是后天训练的,天才跟蠢材的差别,不是不经历失败,而是蠢材经历完了就完了,下次还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天才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下次绕开这个地方。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不反思、不总结、不吸取教训。

  8、先思考后说话的习惯。说话之前先想一想,这么说是否合适,先听明白别人的话的意思,再表达自己的意见,先让人把话说完,不要抢话、插话。

  9、珍惜财物,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节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没必要拿物质来彰显自己,有节俭习惯的人一生都不会受穷。过节俭的生活,把注意力转移到精神层面,才能生活的富足、圆满。

  10、尊重一切人的习惯。现代文明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平等之上,即使是执行死刑的人跟罪犯说话,也要客气、有礼貌。对于比你地位低的人趾高气扬,是封建文明,尊重是平权社会的概念,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平等。

  11、凡事往好处想的习惯,建立积极心态,一定会帮助我们找到机会开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大门。

  12、精进的习惯。世界上每个事业都有改进的余地,在现有基础上做到最好,然后再改进一点点,形成习惯,一生都会往上走。

  第六部分,

  吃喝玩乐天生是快乐的,坏习惯不用努力,自动形成。好习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养成,好习惯最初都是不快乐的,因为好习惯不熟悉,做起来有难度,心里有阻抗,需要督促、鼓励、表扬,重复次数多了,才能形成自动反应。等好习惯让人感到快乐了,就不用努力了,形成习惯后就不再有痛苦的感觉,所以好习惯很难自动养成,好习惯不是说一遍道理,孩子就能做到的。

    第七部分,改掉坏习惯要使用替换原理,这是心理学定律。

    找到跟负面习惯完全相反的好习惯,把坏习惯替换掉。生命中不能出现真空,一旦出现真空,形成负压,坏习惯会强烈反弹,所以要用好习惯占满空间,好习惯才能形成。打个比方,假如孩子晚上七点看电视,形成习惯了,想让他改掉这个习惯,需要在晚上七点,找到好的事情让他去做,用好事情把这段时间占满,把看电视的习惯替换掉,才能形成好的习惯,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孩子看电视,否则会形成负压,引起强烈反弹。

  第八部分,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1、好坏习惯的差别对人生影响是决定性的。

  2、首先确定好习惯的标准,不可能一下子养成所有的好习惯,先选一个好习惯,跟孩子讨论什么是好的标准,引导孩子去做这个行为。

  3、跟孩子讨论生活的规则,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

  4、鼓励孩子重复行为,形成习惯,示范行为怎么做,孩子一旦学会,不断表扬、鼓励、确认。譬如养成叠被子的好习惯,跟孩子说被子是你盖的,必须自己整理,把道理跟孩子讲清楚,示范怎么叠被子,让孩子反复做几次,孩子学会叠被子了,离养成习惯还很遥远,需要经常提醒孩子。孩子一旦做对了,赶紧鼓励、表扬、确认,最新研究表明,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六十六天。

  5、很多孩子小学有阅读的习惯,到中学课业繁重没时间阅读,习惯就没了,用进废退,引导孩子把已经形成的习惯反复强化,好习惯会越来越强大。

  6、家长的榜样作用,如果家长不具备好习惯,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就太难了,因为孩子都是在模仿大人。

  7、改掉坏习惯,用替换原理,改掉坏习惯不是靠讲道理就能改掉的。

  8、一旦养成习惯过程中,好习惯中断了,家长不能反强化,不能批评、指责,而是告诉孩子没关系,下次再来,经过一个时间段,好习惯才能养成。

  第九部分,无法养成好习惯的原因。

  1、没有好的榜样。

  2、认为好习惯等于痛苦,好习惯开始时需要努力,遇到困难就不做了,就没法养成好习惯。

  3、坏习惯根深蒂固,又不知道改变的方法。

  4、不良的环境影响,周边环境父母的习惯不好,孩子养成好习惯很难。

  5、不正确的思考方法,很多人认为好习惯是天生的,没有好习惯是天生就不会。其实习惯是反复重复的行为模式,是后天习得的,完全可以改,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改起来有难度。

  6、家长行为没有一惯性,起不到连续监督孩子的作用,经常半途而废。

  7、孩子没有改变坏习惯的动力,改变坏习惯必须找到好习惯替换,需要动力,坏习惯给人带来自由舒适,好习惯带来约束,如果没有好处注入,没有动力,好习惯没法自动形成。

  8、家长反强化作用,孩子没坚持下来,回到老路,家长反强化,孩子就泄气了。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智慧和勇气,才能帮孩子养成习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