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珠儿》鱼目混珠的一篇
说起聊斋,估计没几个人能想起《珠儿》。包括故事发生地的常州人,没谁想着建一个珠儿故居。
蒲松龄是个成语批发商,而这一篇,没有金句,大白话得像是从《故事会》里扒下来的。
且故事零碎头绪多,有的线索严重发育不良,完全没有必要。
比如李化欠严翁钱的事儿,画蛇添足的细节。
里面还有一个逻辑硬伤。
詹姓小鬼李化能看见,李化老婆也能看见,且鬼能与人对话,叙事逻辑清晰。
到了小惠这个鬼,不知道是什么鬼,大家就看不见了,必须借助隔壁赵小姐,玩鬼上身才能与李化的老婆对话。
鬼与鬼不同?
也许是。
人生而平等,至少在一件事情上如此,即“自古帝王将相,圣贤豪杰,奸雄大盗,元凶巨恶,莫不有死!”
但是,死了之后为鬼,则完全的不平等,找平的机会都没有了。
小惠嫁了“楚江王小郎子”,端的气势不凡,“一出门,便千百作呵殿声”。
楚江王是第二地狱元首,主掌大海之底,正南方沃焦石下的活大地狱。面积六千四百万平方公里,分十六个地狱州,比亚洲和北美加起来都大。
曾有两只鬼执行公务,来向李化索命,“坐床头,一执铁杖子,一挽苎麻绳,长四五尺许,(珠)儿昼夜哀之不去”,可谓对工作认真负责,也许是因为上一次耿十八从地狱跑了,震动了整个地狱界,一段时间内,各级领导加强了对手下的监管。
珠儿只好向姐姐小惠求助,小惠只能向老公楚江王小王子求助,结果,“二鬼,闻姊夫来,俱匿床下如龟鳖。”
李化本来都准备好了寿衣,“备衣衾”,这下子,不但从等死状态解脱出来,没死,小王子姐夫还向楚江王告了一状,替李化父亲求得了百年阳寿的司法补偿。“还归白大王,为父母乞百年寿也。”
所以啊,以后若碰上想自杀的,就要劝止,别死了,死了也和现在一个样。
从文学的角度讲,这不是蒲松龄成功的一篇。
考据党党员看中的东西,需要单独拿出来讲讲。
利用占卜未来,预言灾害而敲诈勒索,《珠儿》里的瞎眼和尚是第二个出场,第一卷《妖术》中的卜人是第一个。
从聊斋里大量的占卜情节看,在明末清初社会普遍迷信,提供了此类犯罪的温床。
两个害人精的下场都不太好。
卜人被“执付有司而杀之”,眇僧被“邑宰”“杖杀之”。
可见有关部门对此类行为的态度与对策。不提倡不鼓励也不阻止,出了事则简单粗暴血债血偿。
《珠儿》反映的第二个社会现象是儿童夭折率很高。
在和平年代,李化的两个孩子,小惠十四岁“暴病夭殂”,按今天的算法是13岁,上初一,珠儿死的时候五六岁,还没上小学。
李化不穷,蒲松龄说他“富有田产”,还养了个小三,“纳婢”,又生活在城市里,江南常州,按说生活条件不差的。
蒲松龄的好基友张笃庆,是明总理张至发的曾孙,虽然家道衰落,还不至于揭不开锅,也是二女一子夭折。
李化、李化妻、李化小三的幸福都是珠儿通过阴间的力量来实现的,而阳间唯一让李化快乐过一次的是县长处死了杀害他儿子的坏蛋。
珠儿后半段蒲松龄处处宣扬他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看起来像是小鲜肉们的影视剧,要多尬,有多尬。
惯例推荐诗作,我想到的是这首。
祖母的墓志铭 黄灿然
这里安葬着彭相治,
她生于你们不会知道的山顶,
嫁到你们不会知道的宴田,
丈夫娶了她就离开了她,
去了你们都知道的南洋;
五十年代她去了香港,
但没有去南洋,因为
丈夫在那里已儿孙成群。
她有两个领养的儿子,
长子黄定富,次子黄定宝,
大媳妇杜秀英,二媳妇赖淑贞,
秀英生女黄雪莲、黄雪霞、
男黄灿然、女黄满霞,
淑贞生女黄丽华、黄香华、
男黄胜利、女黄满华。
七十年代她把儿孙们
相继接到香港跟她团聚,
九十年代只身回到宴田终老,
儿孙们为她做了隆重的法事,
二○○○年遗骨迁到这里,
你们看到了,在这美丽的
泉州皇迹山华侨墓园。
世上幸福的人们,
如果你们路过这里,
请留一留步,
注意一下她的姓名,
如果你们还有兴致
读她这段简朴的生平,
请为她叹息:
她从未碰触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