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
忽然想起一首六岁就会背的古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我们小学老师说:这首诗的作者是贾岛。
而另一个版本,是在《全唐诗》里收录的这四句,诗题为:《访羊尊师》,作者:孙革。
我倒是更偏向此诗的作者为后者,你想:大名鼎鼎的贾岛先生,写《题李凝幽居》的时候,为那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一个“敲”字还是“推”字,就琢磨了好久的人。怎么会写这么简单到“一问三答”的小诗呢?
其实,少年只是背诗,是不懂诗背后的含义的!今天,突然可以领悟到另一层含义,是我们在成长中有了独立的思考——
我们再来重温这首经典的小诗,你看第一问:“松下问童子”。连一个主语都没有,但是,你能知道,是作者在问,问一个小孩儿,可能几岁大。或者可能作者和松树下的人年龄差大,也说不定。
问童子什么呢?这句里没说,当然,读过全诗,你就倒推回来,就知道:诗句里隐去的部分了!这一句其实可以用两个字“问童”,就简单明了的说了一件事儿,为什么用“松下”来凑字呢? 我想,作者不仅仅要营造一个画面感吧?可能,是呼应后文里的“山”和“云”吧!
后三句其实都是“童子”的回答:按说应该是两个逗号一个句号结尾的。
他说,我的老师采药去了!这里的一个“师”字,是不是和我猜测的“羊尊师”是一个人呢?你自己想,我不探讨这个问题。
童子老师的职业是中医呢?还是兽医呢?这里没说,反正是懂医术的人,不然,采药干嘛呢?难道是煲汤吗?那他岂不是“厨师”了?
采药干嘛没说,就留下很大的思想空间。为谁采药也没说,就更多了几分疑虑。采的是哪类草药呢?当然,也可能是动物药,比如:蝎子,蜈蚣,蟾蜍或蛇胆之类。更甚至于虎骨或熊胆以及鹿角,我就更不能推测了!
总之,采药是很广的一句话,万一没采到人参和灵芝,弄个“马粪包”也还能止血生肌呢!
这一句,简化为“师去”,也能理解。因为,“师”还没回来,说他去采药有点牵强,谁知道能不能采回来药呢?万一,只采回来一把野花呢?
第三句说:“只在此山中”。很明显,作者和童子说话的地方——“松下”。其实呢,也就在山脚下。你能想象,童子说这句话的时候,都不用抬手指向前方,只要一抬下颌就行了,也不用大声说,就那么淡淡的说:“我老师,就在这山里边呢!不是山坡就是谷底,反正植被茂盛,看不见身影的!”
这一句,也可简化成两个字“山中”。因为,这座山太大了,他一时半会儿是走不出这座山的。
为什么说山很大呢?最后一句告诉你了:“云深不知处”。山上有云,也可能半山腰就有云雾缭绕呢!作者很高明,他不说山高谷深,他说“云深”。假设,山不大,哪里会有“云深”呢?
“云深”又怎样呢?当然是表明我的老师已经走很远了!到山的深处去了,我就是扯脖子喊,老师也是听不到呼唤的!
第四句,也可以简化成两个字“不知”。不知道我老师的确切位置,那时候没有手台,也没有智能手机,不能定位!言外之意:谁知道老师在哪个角落采药呢!
这其实在写一个故事。就是寻找和不遇的故事!
“我”去找一位老友,他不在家,他徒弟也可能是书童说,老友上山里采药去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回来呢!
那么,诗的最后,“我”要不要等下去呢?——没说!
正如诗的开始,也没说:“我”为什么来找老友?是找他下棋呢?还是喝酒呢?或者讨论:“一句诗里,用哪个动词更符合特定的意境呢?”
这首诗里,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似乎一个很开放的谜面,你要想得到近乎完美的谜底,也请你自己补充好开阔的谜面!
还有,这首诗的题目也超级有趣,你看“寻隐者不遇”。好像它不是用来做题目的,好像是用来做答案的!
先说:“寻隐者”,你明明知道他是一个“隐者”,你还“寻”他干嘛呢?难道你是“户籍普查员”吗?你单单是找他喝杯茶,舟车劳顿的跑一深山里,值不值呢?
你甚至都预想到了他可能不在家,可是,你还是来“寻”。就只能是“不遇”了!
不遇,是一种结果!一种在“寻”的时候,就预想到的结果。可是,“我”不怕“不遇”。仅使“不遇”也要来!来证明:我来找过你!
这是一种很真挚的情感!
是真朋友!
真朋友就是,我知道你隐居了,可是,我还会来看你,看不看到你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来过!
写到这里的时候,又记起白居易的一句诗:“篮舆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是啊!诗人的寻访也都是诗意的: 你在或者不在,我来了就好!
人海茫茫,相遇不易。
我遇到了你,在你没走的时候。是多么幸运的事儿!
或者,我来的时候,你不在,那也无妨!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徐志摩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就够了!
你轻轻的来,来的时候,我还在。这不就是最好的缘分吗!
我不是隐者,你来寻,我不会走!
悄悄的改写一下那四句诗,题目《遇》:
月下问知己,
言吾在等你。
清茶杯中立,
从没说放弃。
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