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勇敢地审视自己,听从内心的召唤

2020-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容Elsa

欣雨小学第一次期末考前夜,一场“审视/表达内心感受”的交谈让我莫名感动,仿佛听到了期待已久的花开的声音。

临考前一天,几乎一整天各个育儿群都被试卷刷屏,不仅有广州各区的考题,还有魔都的试卷,满群飞。无论平时鸡血或者偏向佛系的家长,都投入了小学期末考的话题中,讨论题的答案、考点。某家长晒出难度系数高的试卷,不乏家长拿去给自己家宝贝做,晒在群里评判孩子的水平。

晚上,我回到家,和平时一样检查了欣雨作业,多了准备考试文具的事,就带着两个小棉袄去散步。临睡前,我突然忐忑不安,应是不自觉中受了群里的影响,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群里孩子们答案百出的看图说话题,想起欣雨也不太会,还是忍不住让她把题做了,她也很配合地做完。

她躺在床上,告诉我:“妈妈,我其实很不喜欢做题。”

我很惊讶:“你做作业都很自觉啊。”

欣雨解释:“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是我应该做的,我愿意做好。我不喜欢你给我布置作业。”

我疑惑道:“老师布置的你愿意做,我布置的你就不愿意做,怎么能这么区别对待呢?”

欣雨想想又说:“我心情好的时候,你叫我做什么我都很乐意。但我不喜欢你睡觉前还叫我做题,因为这时我很困了,我一点也不想做。我的心里像有一团火,很想发脾气,我忍住了。”

我表扬道:“你今晚没有发脾气,也没有不乐意,你现在还把你的脾气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很好。”

欣雨打断我:“妈妈,我和你讲出来不是发脾气,我的脾气没有发出来,我现在只是把我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摸摸她的头,由衷感激:“妈妈知道了,谢谢你能好好说话,表达你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冲我发脾气,我以后会改正的。”

这一晚,我沉浸在无法言说的温暖和感动中,我的孩子在这件事上控制情绪、敏于审视内心、敢于表达、善于用言语区分“情绪和想法”,已经走在了我的前面。

也许,每个父母的天性里,无论承认与否,都潜藏着期翼--希望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实现自己尚未实现又渴望获得的目标/高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