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笔记】《让孩子远离焦虑》

2018-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广阔12岁

首先意识到孩子有焦虑,

通过学习孩子认识焦虑的真面目,

并施行克服焦虑的有效方案。

表现

超级粘妈妈,人无法独自入睡;不爱讲话,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感到紧张;恐惧尝试新事物,对自己没信心;老认为自己无法考取好成绩赢得老师赞赏,不愿去上学或者参加学校活动;总是担心未来未发生的事情;反复确认“如果。。怎么办”的问题;看起来有些完善主义,事无巨细地要求自己表现完美。

如果孩子有这些危险信号,父母需要重视了,孩子正面临焦。也许表面上他们并未受太大的影响,但实际他们内心正备受煎熬,无比疲惫。

产生

无法对事件作出准确预测,也不能确保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时,情绪状态非常强烈,称之为焦虑。遗传,行为抑制、应激事件,家庭教养方式都和焦虑有关。而所有的因素中,唯一可以通过学习并控制的是教养方式。儿童时期的焦虑若没有妥善处理,不但不会自愈,还会恶化,甚至影响至成年。

缘由

导致孩子焦虑的家庭教养行为:父母过度控制、过度关注、过度保护,强化对危险和失败的曲解,容忍或者鼓励孩子的回避行为,拒绝或者批评,家庭冲突。

处理

减轻孩子焦虑的家庭教养方式:避免对孩子的焦虑行为的过度反应;行为奖励;管理好自己的焦虑;掌握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焦虑,不要把你的焦虑转嫁给孩子。方法:放下控制权,无条件接纳孩子;限制父母自己的忧虑和想象,别让想法升级。

练习

尝试克服焦虑:心理积极暗示;让孩子认识到“有风险,但不大,我可以应付“;讲事实,非凭感觉,问开放性问题,引发孩子思考;要让孩子不去多想”多可怕,要多想“怎么可能”;明白想法不等于事实。回到现在,回到当下。

管理

焦虑到来时如何管理:同理心,理解接纳孩子的感觉;给焦虑贴标签,恐慌先生,留心小姐等,客观的察觉;练习对大脑传来的第一反应提出质疑,用现实的第二反应来面对;数呼吸法帮助孩子放松身体;向孩子展示如何支配大脑,去做哪些事情能跳过焦虑;做对的时候及时鼓励。

贴士

让孩子懂得,害怕是正常的。避免强迫孩子面对恐惧;帮助他们划定他们的舒适区,并且一步步扩大这片区域。后续谈到这次经历时,要用愉悦冷静的语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