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 时间 四零 励志不合群

为什么新人工作一两年就想辞职了?

2019-01-17  本文已影响1484人  星星_Cynthia
图片来自网络

一位跟我交情还不错的同事,两天前跟我说她马上要离职了。我很错愕,因为她提出辞职实在太突然,此前也毫无征兆!

我们是在同一个时间点入职的,一起参加新人训、后来又合作过同一个项目。虽然分别在不同部门,却也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万分不舍的同时,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突然想要辞职,她说:“因为我想了很久,终于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与公司的不太一样。按理说公司的福利、待遇、未来发展机会等各方面都挺挺好的。但我还有更想做的事情、有更远大的理想。我选择倾听内心,并投入心力去尝试。”

这是我所听到过的、最能打动我的离职原因。即使我们都知道,跳脱现有的舒适圈、重新出发,她需要更多的勇气来对面更大的挑战。

算起来,三年前我们一起入职的“同梯战友”现在已经剩下不到一半。有些是受不了工作压力太大而离职,有些是认为公司的制度有问题、无法适应而离职,还有一些是为了追求更高薪或是为了照顾家庭而离职。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离开队伍的人,总是会在其他战友的心里掀起一些波澜。那是一种有点复杂的、难以言状的情绪,也许是一种惆怅或是失落感吧?

虽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员工辞职/跳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了,现在也很少有人可以在同一份工作上做一辈子的。但我发现身边决定跳槽的同学、同事(年纪在20-30岁之间),他们大部分都做了不到两年就提出辞职了。

为什么对于新人来说,工作两年会是一个瓶颈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般来说,刚毕业出来工作的前5年,都还算是处于培训、学习的阶段。特别在前2年的工作上,投入和产出是不对等的。他可能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很心力,做出来的成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新人在适应公司环境、了解工作内容的时候,会渐渐发现:自己入职之前的想法和后来遇到的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工作1年到2之间,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期。刚入职时的期望和现实的沉重打击,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

这时他可能会有几种感受:

1.觉得上当受骗,这家公司制度太差、老板人不好、环境也不好;
2.觉得很受挫,压力太大、工作太多、可能自己能力不够、不适合这份工作;
3.觉得很困惑,原来实际工作是这个样子啊,但这好像不是自己想要的;
4.觉得很兴奋,原来工作自己之前认识不够,先继续努力,再考虑找更好的工作;
5.觉得无所谓,先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一边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

不管是新人用的是哪一种感知/反应方式,最后都有可能会出现辞职的念头。这念头一旦出现,那只差一个点火源就可以马上把这念头变成现实。

我并不认为辞职跳槽是件坏事,但频繁跳槽一定不会是件好事。在提出辞职之前把遇到的问题想清楚,找到相应的对策,才是对自己、对公司都比较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1.那些觉得公司这不好那不好的人,要辞职就让他去吧。不会解决问题、不会反省自己的人,走到哪都一样,习惯把问题归咎给他人或抱怨环境。

2.那些觉得压力太大、能力不够的人,也许可以适当给予指导和鼓励,做工作上的调整,未来还是有机会成长为优质的员工。

3.那些觉得困惑的人,其实是对企业文化持有怀疑态度的人。这跟个人能力无关,而是他们的个人意识有着很高的不稳定性。这种人很容易,一不高兴就辞职追逐梦想去了。

4.那些觉得兴奋的人,他们努力进取、骑驴找马,是占了绝大多数的跳槽群体。他们有野心、有能力,但是少了一点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企业助其成长,在羽翼初丰的时候便选择离开,丢下一地鸡毛。

5.那些觉得无所谓的人,大概就是我这位最近要离职的同事。他们这一类人,有主见、有潜力,工作能力无可挑剔。但他们的想法不一定能与公司理想相符。

在辞职之前问问自己是哪一种类型,对于检视自己、修正方向,重新规划未来是很有意义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