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2 《意识光谱》第二章:何为“二元对立”?
《意识光谱》是超个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在他26岁时候写的成名作。本书集心理学、哲学、科学、宗教等领域之大成,阐述了意识的主要层次结构,且对各阶层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苦难及其针对性的疗愈有独到的见解。威尔伯通过整合性研究,最终引导出如何突破自我认知的二元对立,从万物之源中认识到自我和神性。
人类有两种基本认知模式:“二元对立”的模式和“非二元对立”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在各种宗教和科学领域里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道教里有“常规知识”和“自然知识”之分。通常以被命名和定义的方式被认知的知识属于前者,以实际的“道”被认知的宇宙万物知识属于后者。
印度教里把符号化的、推理的、概念的、比较的知识称为“下智”,是基于能知和所知的前提的。突然之间,通过直觉立刻达到的境界被称为“上智”。
基督教神学里把符号化的二元对立的知识称为“以清晰理念感知宇宙万物的暮光知识”;而将非二元的知识称为“黎明知识”,“感知宇宙万物是不需要有所区分的,在绝对统一于神的本体中抛弃一切的比较。”
大乘佛教中把符号化的模式称为“识”,非二元的模式称为“般若”。在般若中,观察者与被观者之间的对立是不存在的,是一体的。
整个西方的哲学都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的:比如研究实相与谬误的二元论是“逻辑学”;善良与邪恶的二元论是“伦理学”;表象与本质的二元论是“认识论”等等。
西方的很多其他科学和社会系统也是根植在二元论上的,比如本性与智慧、波与粒子、实证主义与理想主义、物质与能量、命运与自由意志、精神与肉体等等。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二元对立,是因为我们为了认知这个世界,我们作为认知者和观察者,把自我和被观察之物分割开来了。在这种一分为二的不完整状态下,我们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就好比你的眼睛能够看到这个世界,却看不到它自己一样。
这种将宇宙万物分割成主观和客观的二元对立的概念是西方哲学、神学以及科学的奠基石。尤其是近三百年来,测量科学的发展更是加深了这一主客观的对立。客观的实相是可以被证实的,而主观的情感、感觉、直觉等品质被认为是不真实的。
测量的方法学仿佛成了新的宗教信仰。但是作为一门开放的科学体系,虽然它排除了无法测量、无法验证、非客观的事物,它的彻底实验主义和精密的测量程度却最终验证了自己支持的二元论的局限性。
其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量子力学实验“薛定谔的猫”,就摧毁了二元对立的根基。在实验中,任何一种测量设备和方式,都会在测量中改变被测微粒的位置和状态。也就是说,观察者与事件相分离的假设、万物可以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以二元对立的方式调整的假设变得站不住脚了。观察会破坏实相。被测量的客观对象永远不可能与进行测量的主观意识完全分离。被测之物与测量者从这一层面来看是一体的,主观和客观是一体的。
新物理学抛弃了二元论。主观与客观、波与微粒、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空间与时间、能量与物质的假想界分被抛弃了。这些都不过是同一实相的两种方式罢了。
所以第二种认知模式,非二元对立的“亲证”模式被重视起来。亲证知识无法接受分类与分析,一旦主客观二元出现,亲证就消失了,我们就回到了普通的分析法与二元世界的科学和哲学中去了。那些二元的想法、概念、文字、理论、语言等等都是对于实相的想法,而不是实相本身。
由于二元论一开始就把宇宙万物切断、对立,致使它与自身相悖,那么我们如果要认清实相,找寻自我,就需要抛弃认知的二元论,不受符号化认知模式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