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理简友广场

小时候挨父亲揍时是怎样的心路历程

2022-06-05  本文已影响0人  春__水

很多男孩在小时候都有挨揍的经历。

那么在这个漫长的挨揍的过程里,我们会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昨天在读东城惜旧《挨揍》一文后,觉得他写得非常真实形象,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

他在文章中真实地道出了自己挨父亲揍的前后心理变化。

由“要么站着硬扛,要么三十六计“跑”为上策。”到“与其反抗挣扎,不如站稳挨打。”

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儿子的作者,再回想当时父亲揍他时的描写很细腻很形象。

父亲每次打他时很有仪式感:

每当他想要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先拿把菜刀,一脸平静地走进屋后的竹林里,“咔咔咔”地一阵砍,一根细长又秀气的竹条出现在他手上,把它剁成适当的长度,再将它削得光溜溜的,十分好看。削好之后,最后还要拿在手上挥两下试试上手效果。
细竹条就是他的兵器,他下手的力道不算重,但“挥鞭”技巧算是一流,基本是鞭过之处必留血痕,不过,稳定度方面还是差点意思,也就是前面几下有些让人难以忍受,后面就有些敷衍了事了。

随着年龄渐长,挨揍的频次也逐渐变少,但他也开始变得有些叛逆了。再挨揍就不站那里,挨死揍了。

叛逆期的他,不仅是要跑出去,此时更为大胆的想法“离家出走”都有了。

可是真的离家出走时,他又因为饥饿感和盛夏阳光的炙烤,感觉自己有些扛不住了这里还增加了一个细节描写,自己家里的一条小狗小白也伸着舌头不停地喘着气,连小白都为了小主人,受热成这样,于是他就不由自主地向家的方向靠近着。

再从离家到回家的过程中,东城惜旧描写得更精彩了,层层推进地直达自己的目的——很有面子地回家。

看到这里玩脑海里面浮现的就是我当年被母亲吵过后,胳膊肘子下面夹了几件衣服,就想离家出走的画面。

我当时的感受应该和东城友友的心理差不多。

但是我比东城友友更直接一些。没有那么多的细腻的心理活动。

我当时站在村口,眼睛望着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远方,我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自己能去哪里呢?

当我面对无尽的远方时,我心里是没有底的。

于是,我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回去,转身回去了。

没有家人的呼喊,没有像东城友友的母亲和父亲给的一个个台阶下。

实际上我的父母根本就不知道我出来时还拿了衣服,也就更不知道我有离家出走的想法。

至今我也没有跟父母说过这事,最后还是自己灰溜溜地主动回家了。

现在想想当年自己真是年少轻狂。估计那时也是我的叛逆期吧。

东城惜旧文字功底深厚,善于细节形象生动地描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