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六)
内容:复习 第三章《明确目标》
第四章《理解六侧面》
从刚开始会害怕去读这本书,到现在渐渐对这本书产生了一些兴趣。这本书大多数都以理论性为主,好多理论性强的东西很难运用到我们教学中去。
收获一:
关于第三章目标明确这里,我个人认为逆向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以具体的结果作为目标,根据这些结果从而相应地进行逆向设计。但是我们要有所意识,所有的学习目标并不是同等重要的,这些目标的差异性由目标的具体表述所确定,以及时对教学和评估的意义所决定。我们有时候需要用成熟的方法,以及谨慎的态度去思考预期的结果。往往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么清晰,并且不同类型目标也可能会同时出现在课堂中。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既定的目标、理解、基本问题、知识和技能。
收获二:
第四章节将理解分为了六个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 知识和技能是理解的必要元素,但是仅仅做到这些事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条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灵活的处事能力,有自我评估、解释和批判的能力。也就是书本第四章的内容理解的六个侧面,当我们真正理解时。我们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神入。当理解的六个侧面能够全面发展时才是完整并且成熟的理解。这些侧面能提醒我们,理解不能靠陈述事实,为了使学习获得所期望的意义构建,理解需要有一定的学习行为和绩效评估。怎样才能让学习者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呢?这才是我们每个老师值得去深究的问题!
思考一:
我们应当充分强调目标的优先次序的重要性。只有在对学习最终目标的优先次序形成一致后,才能够对要教什么、不教什么、重点是什么和需要弱化的是什么作出合理的判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没有长期目标,也就没有定位,从而就不会去检查教学的习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设计需要指导、实践与训练,学生在技能上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学生不能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运用到新的问题或者情境中。但是我们为何不从自身问题上找原因,是否给学生提供了新的思想实践、训练以及反馈的机会呢?
思考二:
1.我对于“理解”还只是停留在知道层面,今后要不断将理解六侧面渗透到逆向设计三阶段中去思考,让我对它有更加真实的掌握,能够做到真正的理解。
2.第四章节大多数是围着“理解”去解析,目前我们将“理解”看作是一个有不同于“知道”的概念,然而理解这个词有多种不同的意思。我们经常说:如果学生真懂(理解)了,那他就会用......”应用在两个方面不同于知道和简单的理解。如果要检查理解,不是让学生重复所学内容,也不是看实际行动,而是要看是否能够将相应的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