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英语的迷雾之八——关于听与读的思辨
一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瓶颈和困惑。一旦出现散漫、慵懒、浑噩的心理,只能说明你目前对于英语的看法已经无法解释和促进你当前的实践。惟有加深你的认识,去掉心中的思想鸡肋,拓开新的思想理论让你依然前行。碳原子不同的排列结构产生石墨和钻石的截然不同,换一种角度去观察听说读写,或许会拨开英语的又一层迷雾。
倘若你对听的印象就是听力、听写、听英语广播或对读的印象就是阅读理解,做阅读的题目、看点阅读材料,那么既然你这么想的,你也会这么去做。这样一来,你无非是把自己当成一个适应英语考试的工具,可实际上你无法完全适应,只是部分适应。你一直被压迫,从来未翻身做主人。
大家注意过听与说的关系,有没有留意过听与读的制约?听与读都是输入性的技能,但两者不是平行并列这么简单。
我们先把听与读的观念放一放,从输入的角度思考。在中文环境中,你是如何输入中文的信息的?上网、手机、听歌、看小说、看电视、看报纸、打电话、和朋友聊天,刻意的偶然的,多多少少飘进你的耳朵、眼睛。对比一下,你是如何输入英语的?主要在课堂上,喜欢听英文歌的听听,唱的就少多了;看电影也挺多,但一般要有中文字幕,看是看了,对话都是自己读的;看英语原版的书籍就少之又少,什么新闻、报纸就更少了。显然你可以体会,我们自由自在的游弋中文构造的世界,但英语大多停留在课堂,在课本,在语法,在实质上为了偷懒而拔苗助长,表面上为了方法而层出不穷的怪圈里。这样的环境和实践中,你思考听与读?
我只好分享我的。注意,听是接受听觉信号,读是接受视觉信号。两者对立而统一。其中重要的方面:
1. 你在听的时候,无意识的迁移了看的方式。譬如,文字是有单词间隔的,你下意识的的会认为语音流也有单词间隔。实际情况是,语音流有间隔,但这间隔不是单词和单词之间,而是一个意群和一个意群之间。显然,不会习惯;
2. 你看到的篇章段落一下子映入眼帘,好像文章一蹴而就。在听的时候,你会期待一个个完整的语句,就像你在阅读的时候寻找一个个句号一样,只有如此,你才感觉自然而然的暂停。实际情况是,你听到的是一个个片段的意群而不是完整的句子。完整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听是过程,一个一个片段,碎片式的理解过程,好似珍珠串成线就有一个完整的句子了。显然,也不会习惯;
3. 在阅读过程中,有标点符号,有连词虚词作为标记帮助你理解意义。但对于“标记”的意识在经过大量阅读后才能逐渐形成而习以为常。试想,如果你对定语从句后置还感到不那么熨贴,你什么时候才能感受到,其实英语中种种的语法现象就是地图上的“路标”帮助你定位而不是耽误你阅读。显然,也不大会习惯。
4. 你听理解的速度最快就是你阅读理解的速度,如果你阅读不行,你的听的理解能力也好不到哪儿去!
5. 听和读其实是一回事,只是输入形式不一样。听不懂就去读,读多了就去听!
分享到这里,或许你有些启发,或许你还是不知所措。所以,LEON老师决定,再给你来点猛料,希望对您真的有用。
回到听和说的关系上,相信大家多少上过口语课,老师确定一个主题,或给大家抽取一个发言的大纲,大家中英文夹杂的讨论一番,时而发笑,时而思考,时而发愣,好不热闹。最后,大家被代表了,老师评点一番,大家对于没有轮到自己出丑还暗自庆幸,课结束了,你也解放了,也忘了......
好像上面没有听的什么事,对吧?不,你也听了,听了老师、听了同学,但这样的听对于你的说有用吗?显然没多大用,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口语课是输出性的,你的脑子里没有存货是不行的。因此,想要说,就要输入,你输入了吗?试想,老师先给大家听几段关于这个主题的录音,再发给大家录音的文本读一读,讨论一下,最后每位同学结合彼此观点说点想法,更妙的是,自己在听一下那几段录音,读一读、记一记,这样的口语课你觉得怎么样?
还有更好的,更妙的,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