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课堂有创意

2023-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与美好同行

周末布置孩子们预习第10课《竹节人》,并按照里面说的制作方法做一个竹节人。昨天,孩子们已经按捺不住,把竹节人带到课堂上来了。

上午学习《竹节人》这一课,当学到作者在文中写的玩法时,我也让学生拿出他们的竹节人,试着玩一玩,这可高兴坏了孩子们。

我们没有像课文中说的那样的桌面裂缝很大的老旧课桌,因此,备课的时候,我们组老师在办公室里就说,可以让孩子们把同桌俩的课桌拼起来,利用中间的缝隙来玩。我们是这么讨论的,我也就觉得孩子们只有这样才能玩他们带来的竹节人。可是,事实并非像我想的那样,孩子们脑袋瓜的灵活超出了我的想象。当然不乏和我们老师一样想法的孩子,可是,你再看看以下这三个孩子。

肖雨辰发现了椅子背上有缝隙,可以玩竹节人,于是她把她的竹节人的线从椅子背上的缝隙里穿过去,在椅子背上玩了起来。

孙铭泽则利用课桌洞玩竹节人,因为他发现课桌洞的底上有缝隙。

而高茂鑫则准备更充分。他拿来一块约摸有A4纸那么大的木板,木板中间有一道约两三毫米宽、十多厘米长的缝儿。他说这是星期天他爸爸给他做的木板。看来预习课文的不仅仅是高茂鑫自己,为了玩,连他爸爸也一起跟着预习课文了。

高茂鑫把木板探在两张课桌中间,把竹节人的线穿过木板,玩起来比只用两张课桌拼起来好多了,毕竟拼课桌,碍于桌面下有桌洞,那线得够长才能行。只是线太长了,手离竹节人太远,操作起来就不灵活了。

有竹节人的想办法玩竹节人,没准备的我允许他们去别人那里围观,于是课堂上孩子们活跃起来。但也有看着别人玩不去围观的,因为有好几个孩子的竹节人因为线拴得不牢,还没玩呢,线就抽回去了,竹节散了,于是拼了命地在那穿线,组装竹节人。从这里,他们也更深刻地了解了做竹节人时注意事项里还必须有一条:把线穿过竹节后,线头上必须拴个东西挡住才行。

我在班里转着看他们玩竹节人,我发现只有李立馨的竹节人完全是自己做的,那竹节人双手握着的“武器”是一根用完的中性笔芯,因为一松一紧地拽竹节人,那中性笔芯都被拽弯了。而其他多数同学则是买的做竹节人的材料,然后自己组装的。王凌夕的竹节人四肢一共只有四节竹管,每个肢体少了一截,活动时当然就呆得不得了。比较中,她发现做竹节人偷工减料果然不行。

因为时间有限,孩子们又是乍玩,玩得并不溜,并且他们带竹节人来的少,所以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并没斗竹节人。可是只是这样也已经让他们兴奋不已。现在他们的关注点主要在玩上,不完全在玩不玩得成功竹节人上。可就这,也已经让我看到了他们因地制宜的创造性与灵活性。果然,在玩中,你才更能看到孩子们灵活的头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