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自己”这件事,别再受情感鸡汤的荼毒了
无数次在情感鸡汤文中看到:你要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以至于这句话流行了很久,但凡读过一些心理、情感学的人都会出来给你普及人生,你过得不好,就是因为你不够爱自己。
还有那句被引用最多的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张德芬老师说这句话是上下文互有对照,但可惜引用者往往误解其意,将所有的不是一股脑的扣在了受到伤害的人身上。
你们是想告诉别人,她过得不好,过得惨,都是她的错,因为她不够爱她自己?
那么,爱自己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也被这种言论给迷惑过。
但后来,我更认为,根本就不必提倡所谓的爱自己,“爱自己”就是一个伪命题。
每个人所做的选择本能都是利己的。这是物种生存的本能。
那为什么我们还是总会做出错的选择?
比如为什么越是喜欢一个人越是想要远离?越是快要接近幸福,接近成功,就觉得不可能?
其实就是害怕拒绝,害怕失败,害怕受到伤害,为了避免这种被拒绝、被伤害的体验,所以早早的就离开了。
这恰恰是另一种保护自己的表现。
相对于”爱自己“这个概念,我更倾向于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
人都是在关系中看见自己,肯定 自己。
关系是一种坐标,我们在坐标中确定自己。
我很反感有些情感大号所谓的“只要爱自己就可以了,原生家庭不爱你,你大了可以爱自己,可以自己给予爱。”说得多置身事外,多看热闹不嫌腰疼似的。
如果爱自己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那为何亲情、爱情总是千古传颂而不衰?
关于“爱自己”这件事,别再受情感鸡汤的荼毒了比如《寻梦环游记》中的COCO,在电影中她已经超过八十岁,是家族中的太奶奶,儿孙萦绕膝下。她比她的母亲、丈夫都活得长寿,她坚强的养育了一大家人,但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心中念念不念的仍然是---爸爸到底爱不爱我?他为什么不再回来?他真的象妈妈说的一样抛下我们不管了吗?
关于“爱自己”这件事,别再受情感鸡汤的荼毒了 关于“爱自己”这件事,别再受情感鸡汤的荼毒了她仍然在期待着爸爸的爱,期待着肯定。
最终是小孙子米格轻轻唱起《请记住我》,唤起她的记忆,至少她和爸爸有过值得回忆的过往,她确信她拥有过爸爸对她的爱。你看,在生存的压力下,她和母亲都强迫自己忘了爸爸,虽然撕去了爸爸的头像,家里的灵坛上从来不供奉他,但是COCO仍然保留了爸爸给自己写的信,爸爸的照片,保留了一辈子。
关于“爱自己”这件事,别再受情感鸡汤的荼毒了 关于“爱自己”这件事,别再受情感鸡汤的荼毒了无论她多么恨过他,想要遗忘他,但仍然做不到。
很多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因为不爱自己而引起的。
而是因为认知禁锢了自己。
比如“扶弟魔”,女子十年间为弟弟还债100万,老公要求离婚。她并不是不爱自己。她是受不了面对母亲时内心的愧疚感和煎熬,同时还为自己有能力摆平家中大事,赢得父母尊重让她舒服的感受。她所做的选择,都是为了她的内心能够好过一点。
因为可能从很小的时候,只有当她付出和奉献的时候,她才会得到父母的一点关爱和注意。
她不爱自己吗?她是用一种很特殊的方式在爱自己。
人本来就爱自己,“爱自己”一个伪命题,应该是正确的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价值和周围人的关系。
能拯救她的,是家庭之外一段互相平等和尊重的关系。
比如我们都熟悉的童话《灰姑娘》,当我们长大后再重读这个故事,你会发现很多隐藏的问题。
关于“爱自己”这件事,别再受情感鸡汤的荼毒了灰姑娘遭受了多年以来继母和姐妹的虐待,她没有人可依赖,也没有儿童保障机构,她不得不学会了忍气吞声。
这样一个多年来生活落魄、胆小慎微,也没有什么机会受到贵族淑女教育的穷苦女孩,能在一夜之间变得光彩夺目,谈吐、举止优雅迷人,迷到了见多识广的王子,即使后来王子到她家见到了破衣烂裳的她,仍然没有怀疑过她是否具备做为一个王妃的能力。
关于“爱自己”这件事,别再受情感鸡汤的荼毒了你说这是童话,不能相信。
可是如果你接受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这一切都会变得合理起来。
灰姑娘知道在继母面前必须温顺。但当她偷偷溜出去玩的时候,(就象大多数小孩在家里是关不住的一样),她会发现有不少人都在夸她长得可爱,好看。而不象是继母和姐妹说的那样她长得丑陋无比,没人喜欢。
相反,她还赢得了不少朋友比如仙女教母那一类。朋友们平等的对待她,没有人欺负她,她知道自己不应该被象奴隶一样对待。
她在舞会上走路和说话的样子都发生了变化,姐妹和继母没有认出她来,而王子见到破衣烂裳的她时,想到在舞会上大放异彩的灰姑娘,心想这些都是可以补救的。
所以这是灰姑娘的故事,她知道自己的价值并不是象继母她们说的那样。
上周和我的一位女朋友聊天,她说她小的时侯,父母都很忙,虽然物质生活比同龄人都优越,但上了小学后,小时候心里有什么事情想告诉父母时,他们却不在身边。
我听到这话时,突然有一个想法,我问她,你和你老公吵架时,你会不会经常生闷气,冷暴力,但就是不告诉他你生气的原因?
她说:是啊,你怎么知道?我就是不想理他,无论他问多少次,我就是冷着脸不理他。而且会持续好几天。
她顿了顿:你是说这和我小时候有关系?
小时候有倾诉的欲望时父母却不在身边无法回应,使她没有机会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在婚姻中,一旦她生气,明明想要说的时候,却报复似的就是不开口,让丈夫摸不着头脑。现实中她的父母对她非常好,她无法向父母表达出她的不满和攻击,而她的丈夫又恰好是她父母最满意的类型,她就将这种情绪投射到丈夫身上。
夫妻关系往往是内心最复杂的投射。
但幸运的是,她的丈夫真的象父母一样非常能够包容她,她自己之前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两种面孔,在所有人面前她都非常大度、宽容,对而丈夫,却很苛刻。
有时候反思也知道自己做的有点过份,但一旦事发时,却又控制不住自己。
而现在她知道了根源所在,也知道丈夫并不是父母的替代品,没有人能够无条件一直的去宽容别人,明白了原因,就能很好的去控制自己,同时,心里的那一块释然了。
知道自己之前是因为堵在那里,所以一再的重复,就是期望有人能够倾听。
所以,人人都爱自己。
但认识自己,识知这个世界的真相,需要花点心思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