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

记一次人性实验

2020-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思考着的许一一

这是许一一的人间3000问的第50个话题。

人性是有意思的东西,也是最捉摸不透的东西。

有人说,“永远不要试图测试人性”,这话不无道理。

最近,无聊的一一真的做了这么一次小小的人性实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这个实验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我试着两次走进同一家店,观察店员的反应。

这是一家什么店呢?

是在淮海路上的某奢侈品大牌店。

两次的时间间隔,差不多是一个月。

唯一的变化就是我的穿着,第一次,我穿着廉价的某运动品牌的t恤,然后一条已经有些起球的中裤,外加一双耐克普通款的跑鞋。

结果呢?店员表现得礼貌而得体,简单地给我介绍了几款他们店里新的包包和衬衫,就走开了,当我问到另外一个店员某款看着就很昂贵的箱包,她给出了同样礼貌但明显不想搭理我的表情,仿佛再说“你有啥好问的,为了反正你也不买”。

第二次,也就是前几天,我几乎是换了一层“皮”。这次,我穿的是和这个品牌旗鼓相当的另一个牌子的最新款衬衫,手里拎的是他们家的公文包,鞋子也是另一个大牌的皮鞋,同时还戴上了手表。

这次,如我所料,店员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虽然看上去和上次差不多的得体,但是这次明显更愿意和我交流,还在一开始就试图加我的微信。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个人性实验没有什么好意外的,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靠衣装”、“圈层社交”的道理。

但是,事情并不完全如此,值得玩味的是两次的最终结果。

其实第一次进去以后,我最后是买了单的,而且我买的是他们店里一款也算中档价格的衣服,价格不菲。

而第二次呢,我纯粹是在这个店里逛了一圈,直到离店都没有买东西,甚至连对某款产品表示特别的好感都没有。

然而,即便第一次我买了单,店员似乎也没有因此而要对我稍稍转变一番态度,但是第二次呢,整个过程里,从我进店到离店,先后有三位店员想要加我的微信,我都没有同意,即便是这样,他们依然在我临走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其热情的态度。

这就很有意思了,你如果说这些店员在这个店里的目的,那当然是要赚钱,能成单,本应是很开心的,本应对买单的客户表示由衷的感谢,但我显然在我第一次的经历中没有感受到。

我相信,第二次的进店,如果当时我也买了一个东西,他们是绝对会“千恩万谢”的,而这两次的区别,仅仅是我的穿着。

进一步思考,穿着,依旧是可以作为你身份的象征。

可能如今这个时代,人们更愿意接近的是“上层”而不是简单的“利益”。

这是一种进步,却也是一种退步,进步是说,人们更加理性,并不完全对金钱趋之若鹜,退步是指,人们的内心更加的复杂、想要的也许比以往还要多。

我不打算继续推敲,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如让大家自己进一步去玩味,研究人性,真的还挺有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