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因“记录”而美好
“妈妈,你今天写日记了吗?你写上我爱你好吗?我喜欢爱你的行为!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我一边说你一边写啊,我喜欢很幸福的事儿,我爱你。然后我闻到了爸爸的臭袜子,我今天还碰到了一棵树,树上结满了小孩,你猜,我摘了几个小孩儿回来?。。。妈妈,我昨天不应该把你键盘上的按钮都抠下来的,妈妈,我能改变的。。。”这是我刚开始打开电脑,准备完成今天写作的时候,孩子让我记录的话,他就坐在我身旁画画,因为他刚看见我在画上面的小猪佩琦一家,勾起了很大的兴趣,画起来没完,不肯睡觉。我写日记成了习惯,陪我写和监督我写日记也成了他的习惯,爸爸看我哈欠连天的时候常说:“老婆困了赶紧睡,别写了”,孩子就会接着来一句:“妈妈你要坚持知道吗!”
我坚持过90天的阳光日记,具体写法紧紧围绕着三“点”。
1. 差异点,即发现孩子的变化,包括变好和变坏。孩子的成长就是变化,关注孩子的成长就是关注的变化。如果发现孩子变好,父母自然会积极鼓励、正向强化;如果发现了孩子的不足,也能及时纠正、防微杜渐。孩子的问题必然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会由小到大或由轻到重,常常不是问题本身而是父母不能及早发现而导致了悲剧。
2. 闪光点,即孩子的优点。所谓“优点”不是一种价值判断,而是孩子的某种具体表现,它可能是孩子做的某件事、说的某句话,或者是孩子某个眼神或动作。对孩子闪光点的观察,所反映和训练的是父母将无意识的“自为”变成有意识“自觉”的能力。
3. 动情点,也就是孩子感动父母的地方,可以是孩子的,也可以是父母对孩子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展望。动力心理学认为,一个不能够被孩子的言谈举止所感动(过/着)的父母,必然亲情压抑,在家教过程中常常对孩子讲理说教有余而亲情表达不足。
作者:李克富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180d746dbd8c
來源:简书
生活因记录而精彩,如果没有记录,你回头会发现这几天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而当你带上观察者的眼镜记录这一天,你会发现,只要你寻找,每天都有很多触动你敏感神经的细节发生,生活也因此显得生动而丰富,关键在于你发现美的眼睛和寻找美的意识。
为了形成习惯,坚持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睡着了,突然想起今天日记还没写完,醒来再写记上几笔。前期的新奇激动、中期的痛苦坚持、后期的习惯成自然,当走完全程实属不易,但绝对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难。虽然有记录,想再回头想想90天发生过什么,依然记不起几件事儿,想着没有什么文采也没有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90篇记录,啰嗦了至少15万字,应该自己读起来就很无聊的读不下去吧。
然而,当我开始回看第一篇的时候,就被自己写的文字着迷的不行,原来我日记写的这么认真,写的这么好啊,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每天发生的一幕一幕那么鲜活,就像刚发生过,看到好笑的地方哈哈的笑一阵,看到感人的地方眼睛酸一酸,但我不看的话却一件也没想起来过。而李老师的点评也让人看的过瘾,画龙点睛之笔,只是几百字,就能让把让我当天的日记拔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李老师总能刷新我对自己的认知,哦,原来我还有这个潜质哦,原来我也是个这样的人,哦,原来我还有这一面。。。一口气看完一个月的。为了保护眼睛停下来休息,明天再看下一个月的。原来每一天都过的这么美好,其实只是普通的一天,不同的是我特意带了寻找美好的眼睛而已,恍然明白了“记录就是财富”的意思。
写的过程,就是打开了一扇门,开始坦露内心、自我暴露、寻找和接受阳光的过程,收获是很大的,不仅让我发现了孩子和家人身上的闪光点,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提高了我的觉察能力,在培养思维习惯的同时,也获取了很多知识和理念,受益无限。
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懂得从日常生活中去见孩子的发展变化,学会了读懂孩子的需求和处理孩子的情绪,学着更好的处理家庭关系。,学会了从牛角尖里返回,学会不苛求自己。。。。。。
孩子的感情敏感而细腻,如果只顾拉着孩子推着孩子往前奔,就如走马观花,忽略了多少孩子成长过程中宝贵的细节,让自己的速度慢下来,驻足欣赏,静下心来,用心观察,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孩子感知力很强,我的坚持和变化他都感受的到。
当我真的放下自己妈妈的姿态和他做朋友,他真的感受到了,说:“妈妈,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当我想控制情绪,变得温柔,他也能感受到了我的努力:“妈妈,你最近表现很好,一定要坚持住哦!”
如果我有退步,他也会觉察到,说:“妈妈,你再变回去好吗,变回那个温柔的妈妈”
我在他后背亲一下,他能感受到我的爱,说:“妈妈,我感受到了,感受到了我是你的最爱,我感受到你爱我了”
他知道我在为他写日记,很感动说:“妈妈,你在写我的故事吗,我长大了也会给我的宝贝写故事”
他的甜言蜜语我很享受:“妈妈你就是我的太阳,是我的小窝,是我的最爱”
当我认真听他说话,他能感受到我的尊重,说:”妈妈,谢谢你,你能听见我说话“
育儿本来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可以有育儿大纲,但细则只能具体到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有问题的解决路径都应该基于孩子当下的状态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妈妈对孩子的专注的爱,孩子是能敏感觉察到的,你爱他的同时,也就教会了他爱你。
心理学发现,被爱是先于爱而出现的。从发展顺序上讲,一个孩子只有在充分感受到来自他人尤其是母亲的爱——被爱——之后,才能学会去爱。
我们有理由相信,被爱是爱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没有被爱的感受,便没有今后爱的能力诞生。
发展心理学发现,爱从萌芽,到成长、成熟,需要一个人终其一生去完成。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就是与母爱进一步分离,克服以自我中心,不再把母亲和他人作为实现个人意愿的工具。只有在此基础上,一个人才会逐渐建立他人的需求与自己的需求同等重要的理念,并进而意识到,真正的爱就是努力去唤起别人的爱,就是努力去满足别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