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全过程

2017-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筱月星尘

在2017年第三季度的时候,我作为公司调研小组成员之一对就职公司的某一部门进行了以管理诊断及管理提升优化为目的的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问卷调查、访谈等。本文介绍的是问卷调查这种调研方法。下文,我将结合自己在调研工作中的对问卷调查的一些想法,从问卷内容、问卷形式、问卷检查、问卷数据统计这四个方面来对问卷调查的全过程进行阐述。

一、问卷内容

1、问题的设计

需遵循以下原则:

(1)可问可不问的坚决不问

填写者的时间有限,应通过最少的问题获取最大的研究信息。

(2)无关研究目的的不问

问卷是为研究目的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

(3)创造性的设计问题

问卷是通过具体的提问将研究目的进行微观层面上的分解。

(4)循序渐进、版块化的设计结构

调研同伴之间应进行有目的的讨论,明确最终的讨论结果,并记录在案,即大的层面上形成 “研究共识”:研究应该涉及哪些方面。按照讨论的研究层面进行问卷的层面化设计,这时问卷呈现出来就是版块化的。

2、选项的设计

将研究目的创造性的进行变量化改写。变量化即一个个具体而有目的的选项,A、B、C……选项设计的根本原则是周延性。

二、问卷形式

问卷形式上共由六部分组成:问卷标题、导言、基本信息、主体内容、结语和整体。以下逐个介绍:

1、问卷标题

遵循“明确+简洁”原则。

2、导言

导言主要用来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与问卷的主要内容,并介绍调查机构或调查员的身份(最好落款有盖章)。另外,还有必要交代调查对象的选取办法和对问卷调查结果的保密措施,有的还说明了填答的方法与要求,即指导语,一般用黑体或粗体醒目标注。然后是致谢和落款。

指导语的几种类型:

(1)限定回答的范围

比如“限选一种答案”“可多选,没有则不选”,“限选3项”“最多可选2项”等。

(2)指导回答方法

比如,一份问卷中对“您的择偶条件是什么”设置了8个答案,后面附了指导语“请按重要程度排序”。

(3)指导回答的过程

对于问卷中的相倚问题,一般都会指导调查对象进行跳答。比如“回答1请继续作答,如回答2请跳至第14题”。

(4)规定或解释要领和总体的含义

问卷中一切有可能使回答者不清楚或者难理解的地方,都要给予某种指导。例如:您家里有几间房?____间(计算房间数目时,要包括厨房,但不包括洗澡间和厕所)。

3、基本信息

(1)填写者信息

一般来说必须包括的是:性别、年龄/年级、职业/专业;其他则视研究目的而定。

(2)调研信息

包括三部分:调研员、调查时间和调查地点。

4、主体内容

(1)形式上的要求:排版整齐、无错别字、无选项排序错误。

(2)从形式上看,问题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开放式问题:当研究者对该问题了解不够充分,无法列出完整的选项,或者预计调查对象的答案会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差异;或者研究者希望调查对象自由发表意见,获取定性的材料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问题。优点在于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和深入,缺点是对调查对象的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比较费时,难于统计分析。

封闭式问题:对于较为具体的问题,答案的范围较为明确,容易将可能的答案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全部列出,可设计成封闭式问题。优点在于填答效率较高,省时省力,所获得资料标准化程度较高,易于整理分析。缺点是内容比较死板。

(3)补充:多项选择题的设计

原则1:穷尽所有备选项。在设计多项选择时须把不同的因素全部列举出来。

原则2:选项一定要具有互斥性。互斥性是指不同选项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或相互包含。

5、结语

主要是致谢,感谢语、祝福语、时令关心语等都可以,有时也会加上一些注意事项,如“请检查有无遗漏之处”。

如要做追踪调查时,则应在最后设置,理由:降低填写者的戒备心。首先,作为调查者得开诚布公地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接着再要求对方留下人家的,如微信、QQ、邮箱、微博、电话等。

6、整体

(1)问卷上应插入页码,格式为“共几页,第几页”(必要时写上“后面还有”等字样,提示填写者作答后面的问题);

(2)问卷上方最好填写“共几份,第几份”(便于之后的数据录入并检查)。

三、问卷检查

问卷设计好之后,需要做两件事:一是研究同伴之间的问卷填写;二是小范围内的预调研。这样做的目的:发现形式上的错误;发现选项上的周延与否。详情如下:

1、先做个小范围的预调研,发现问卷形式上的错误,如选项排列A、B、C、“E”等这种低级错误以及发现选项的不周延性等;

2、斟酌每个问题的提出目的;

3、进一步从内容到形式入手完善问卷。

四、问卷数据统计

在总结问卷数据统计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数字统计和图形表达等多种方式,使数据的呈现更加直观,也便于之后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深入挖掘信息。

题外话:2017年11月9日-11月10日召开2017年中国物联网大会,我就职的公司获得2017中国物联网特色企业,全国总共11家企业获此殊荣。感谢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包括邬贺铨院士、尹浩院士、倪光南院士、何积丰院士等业界知名专家和学者对我司的肯定和认可。希望我司继续在物联网(特别是应用于智慧城市等)领域大步前进!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